古诗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翻译赏析

2023-03-06 17:02:5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别情,古诗,民歌,赏析,十二月

古诗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翻译赏析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作者为元朝文学家王实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前言】 《十二月过尧民歌·情》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所写。这首曲是用两支小令组成的,《十二月》与《尧民歌》。它描写了闺中女子思念远离家乡的心上人的情形。曲子借境抒情山、水、桃、柳、内阁、重门无不紧系思念之情,最后描写伤心的泪痕重重,以致身躯瘦损,衣带宽松。一种哀婉动人,不容易捉摸的感情,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描述,表露无遗。 【注释】 ⑴粼粼:形容水明净清澈。 ⑵杨柳:形容柳絮不扬。 ⑶对桃花:醺醺,形容醉态很浓。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⑷内阁:深闺,内室。 ⑸重门:庭院深处之门。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纷纷:形容雨之多。 ⑹怕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⑺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⑻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⑼香肌瘦: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⑽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 【翻译】 自从

1


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 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旧的泪痕还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 【赏析】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态。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接著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217f69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