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分析

2023-01-22 09: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就业形势分析》,欢迎阅读!
形势,就业,分析

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形势的背景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90后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性,进而引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经过了2013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4年的就业形势格外关注,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研究生、大学毕业生有727万。2014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呢?很多人感觉很迷茫。

(二)、就业形势的现状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有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


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就业形势的分析

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刁”。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大专院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加之大多数同学自身认为热门专业好找工作盲目报考。

四、薪酬低:虽然现在有人大学生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私有企业虽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再次是扎堆现象严重。(1)专业扎堆,高校纷纷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同学们也纷纷报考,导致大家一起来哄抢就业机会,而有些就业机会却受到冷落。(2)就业单位扎堆,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但却是最多毕业生毕业时的首选(06届数据显示29.85%);政府机关(15.2%)也成为许多毕业生毕业的首先,这也使得"公务员热"不继升温。(3)地区扎堆,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最后,来自农村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7974a59e314332396893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