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操作方法和要求)?

2023-03-08 09: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操作方法和要求)?》,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哪些,包括,要求,操作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操作方法和要求)?

答: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技术。教学设计是教学科学、教学艺术

和教学技术的综合。

传统教学设计大多是从教学内容出发,依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来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考虑得较多的是教师如何教 现代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考虑教学背景、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因素,并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加以统筹规划、组织,较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因而可以使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优化的效果。 现代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现代教学设计又称为系统教学设计。学科教学设计又可以看作是整个学科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论认为:一切子系统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系统总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学论、学习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借助于教学设计者的经验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给教学设计下一个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媒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

系统教学设计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学与教的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它的具体产物是经过验证的教学系统。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应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 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

第二、 分析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第三、设计教学内容,即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教学预期目标)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第四、设计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设计,主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安排学习活动,并提供学习指导。

第五、设计教学评价,即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之上;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长期教学活动的规划。比如,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周计划等。另外一类是对一二节课教学活动的规划,通常称为课时计划,或称为教案

一般的教学设计,都要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教学设计基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学生)的细致分析;2教学设计始于明确提出希望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及确定学习具体目标。3、安排好帮助学生达成学习具体目标的各项活动(或称为教学策略)4、设计测量学生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与工具。5、根据每一个学习具体目标达成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对教学进行调整。

教学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其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学习类型分析2、结构分析3、重点、难点分析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以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独立学习的,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对教学对象——学生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一般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2学习风格分析3、学生起点学习能力分

教学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作为规定教学活动方向的


重要指标体系,它既是评价教学过程的标准,又有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功能,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立合理、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育理学家们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技术(主要有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系统),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成为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1 教学目标的分析

一般说来,目标分析通常从提出问题入手,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收集各方面信息,后在分析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具体来说,目标分析过程可以归纳为下列步骤:

1)建立目标,即围绕教学内容,按照布卢姆或加涅等的目标分类体系,建立一系列具体的相关教学目标。

2)提炼目标,即将前面建立的全部目标进行分类和比较,去掉那些重复和相似的目标,提炼那些模糊的目标。

3)排列目标,即按照一定的标准(通常是目标对于实现目的的重要性程度)对提炼后的目标进行选择和排列,区别主要目标、核心目标与次要目标、支持目标,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4)再次提炼目标,即再次对目标进行提炼,确保目标的价值。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将已经确定的目标一一与现实教学活动进行比较,确定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保证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将已确定的目标与本学科总的教育目标进行对照,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保证每个目标确实是围绕某个共同的目的而设计的。 5)再次排列目标,即对目标进行最后的排列,形成教学设计的目标体系。

明确了教学活动要达到哪些目标之后,紧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陈述这些教学目标以保证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有效的。这是教学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对此问题,教学设计者一般认为,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必须是行为目标,因为只有行为术语才能够清楚、具体地表述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等要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而不具有规定性。好的教学策略可以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具体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的作用。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策略能够适合所有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的具体情况下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3 教学方法的设计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探究法、提纲自学法和尝试法等。新课程还提倡采用调查、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模拟、角色扮演、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01cbf1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