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12-17 03:5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欢迎阅读!
法治,融合,语文,道德,有效

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开始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其培养学生的规划与目标也逐步不能满足社会阶层的需求。在当今的时代中,社会发展需要更高知识储备、更高技能操作、更高道德素养以及更高法律意识的人才,而语文教学与帮助学生形成道德理念、掌握法律条令、遵守社会秩序的德育教学有着多方面的相似点,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融合

德育教育包含道德教、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该教育领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我国的学生能够系统、细致地了解我国的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具备较高的分辨是非能力,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而语文学科也旨在帮助学生秉持正确的思想理念,使其适应自己所深处的时代,以时代新人的姿态实现其人生价值,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首先,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个人的厌学问题、品德问题以及部分学生群体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大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能够从互联网络上获取较多超出其分辨能力与道德理念的信息,这些信息中不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内容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侵蚀,而学生也因此渐渐被其所吸引,变得不再服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其次从教学方面来说,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主要是由语文教师开展,这既成为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融合契机,也使部分语文教师松懈对学生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占用德育课的时间来开展语文教学,在最适合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阶段却未能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上存在薄弱项。针对于以上的情况,笔者认为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已经势在必行,其两者间存在着


源头上的相似点,并且德育教学从本质上是理论性教学,缺乏生动的案例,而这一点能够从语文教材故事中得到不足,加之两者之间的融合还能够最大限度地经济教学时间。

二、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从阅读中学习知识

阅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以多种“读”的形式来掌握阅读文本的内容、思想、结构等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语文技能,从而使学生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更加了解,同样,语文教师也可以以阅读文本作为基点,引导学生明白道理、了解法律,从而吸取德育知识。比如《白鹭》这一课为我们展现了白鹭散文诗一般的姿态,描绘了白鹭捕食、栖息的状态以及其在清晨和黄昏两种时刻中的不同身姿,在学完这一课后学生尽感白鹭的可爱、灵动,在此时教师可以话锋急转,将白鹭这一文中的美丽景象同真实存在于人类环境中白鹭进行对比,可以为学生投影白鹭的栖息地被污染的图片,也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白鹭惨遭无良猎人杀戮的纪录片,将“美”与“丑”进行对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冲击,激起学生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真挚感情,使其懂得人与动物、植物要和谐相处,共同守卫地球家园的道理。再比如教授《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藉此机会对学生们进行“防毒、拒毒、戒毒”的宣传,将语文教学同法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警惕毒品的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为学生们讲解毒品对我国人民的荼毒历史,讲述毒品的危害,播放相关的戒毒纪录片,让学生能够从意识上远离毒品,接着可以邀请当地民警为学生讲述毒品的传播渠道,或者是播放相关介绍视频里让学生从物理上远离毒品,此时学生们课文学习的情感已经被激发出来,教师最后再在学生了解毒品的背景下教授《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写作中形成理念

写作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知识仅仅被学生们记在了脑海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的道德、法律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才能够被学生真正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笔者依然以《虎门销烟》这一篇


文章作为例子,教师在该课结束后还可以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习作练习,让学生们从自身、历史、现实三个角度来论述毒品有那些危害?毒品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以及作为现代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毒品传播,通过这三方面思考,学生对“禁毒、拒毒”的口号也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的防毒意识也会随之提高。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竞赛规则”等规则的认识,培养学生正因为有了规则社会才能够有序运转的意识。

结语:在新时代的教育中,语文教师应当将语文学科教学同道德与法治教育联系起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综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其思想品质都能够获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卫宁. 小学语文教学与法治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8 [2] 林亚芹. 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J].求知导刊. 2020(08)

[3] 韩莉.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探究[J].求知导刊. 2019(4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7bdc0e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