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柴霞

2023-01-26 10: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柴霞》,欢迎阅读!
互联网,教学,搜索,柴霞

大连市2012年“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能说出词的意思。 三、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二、 教学课题

1、知识与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树立奋进信念,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小说,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在家境一落千丈之后辍学,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到暴风雨之夜找鸭子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学习这篇小说,重点是使学生从陌生空旷的自然环境和恐惧孤独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中理解“孤独”的涵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难点是分析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我想通过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有兴趣去自主探究,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的涵义。本课的阅读教学,从分析曲折的情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涵。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孤独之旅》的相关教学材料,在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找了很多教案和PPT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关于《草房子》的介绍,使学生对这部长篇小说有个整体的认识。用百度图片网搜索下载了相关图片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一听音乐网搜索下载了课上要放给同学们听的两首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隐形的翅膀》渲染气氛,引起情感共鸣。

四、教学方法

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这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而且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接触过不少小说类文体的文章,所以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学生已经完全可以自己把握,而且本课的语言平白、朴实,内容浅显易懂,完全可以大胆地放手给学生。

所以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来解决问题。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了默读、精读和跳读。在字词教学中,我采用了全班质疑解疑的方式,在内容分析中我采用了圈点勾画法,养成学生作批注的习惯。交流汇报中体现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课前将《草房子》片断放给学生看,营造气氛,激发学习欲望,吸引阅读兴趣。 【百度视频】《草房子》http://video.sina.com.cn/v/b/1987445-1400664094.html

成长是摘抄本上一首首小诗,或欢快或哀怨,开心时高声吟唱,低落时黯然神伤。曾经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可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呢?成长旅途中的风风雨雨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从一位少年的成长历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资源共享

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大屏幕出示作家作品图片和简介。 【百度搜索】《草房子》http://baike.baidu.com/view/7642.htm

【百度搜索】曹文轩图片http://baby.sina.com.cn/news/2010-09-16/115044220.shtml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 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书中描绘了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等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选择自己喜欢的几句或一段展示朗读。

2、了解故事情节,试着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抓住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概括) 四、跳读课文,具体感知

1杜小康经历 放鸭之旅时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按时间顺序画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语,并在原文中找出产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

2、透过杜小康的心理路程,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在文中圈点勾画,找出有关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分析体会,并归纳小说中人物刻画的方法: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细节描写。

3、探究孤独之旅的涵义,归纳文章主题。

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四人一组,合作交流,质疑解疑,教师巡视。 五、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这篇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看看文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找出来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六、设下悬念,总结全篇

杜小康和他的父亲放鸭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了,鸭子没了,鸭蛋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他能支撑下去吗?请同学们回去读一读《草房子》,从中寻找答案吧! 七、课堂练习

1、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2、写写这节课给了你哪些启示? 八、课堂小结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用曹文轩的这句话,作为我们今天这次孤独之旅的终点吧!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响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愿大家都能勇敢地面对孤独,战胜孤独,做人生的强者! 【一听音乐网搜索】http://www.1ting.com/player/c7/player_164578.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a54324dd36a32d737581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