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卑微者的高尚与高尚者的博爱

2022-03-19 13:2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卑微者的高尚与高尚者的博爱》,欢迎阅读!
高尚,博爱,满分,卑微,范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她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解析】

卑微者的高尚与高尚者的博爱

“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悄悄走进书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书店工作人员说,在这过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有离家出走的人和在自习的学生,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这则作文材料,当我一口气读到最后一个句号时,我的脑海里本能地浮现出一个结论:卑微者的高尚与高尚者的博爱。这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给卑微者与高尚者在人性最温暖的部位提供了同床与共眠的机会。

无疑,这家书店的作为是高尚的,相对于拾荒者、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和离家出走的人来说,书店的高尚是强者的高尚,它的高尚赋予了博爱的内容。它之所以博爱,是因为在它义务范围内容之外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服务。而且这样的服务与金钱无关,只与博爱血脉相连。

书店,是集中汇集精神财富的场所,每一本书,文学的、历史的、教科类的、工具类的等等,无一不是使人长知识、长能力,无一不是使心灵得以净化。每一个漆黑的文字就像每一粒种子,深入心灵的土壤,使生命蓬勃葱郁。

拾荒者、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和离家出走的人,他们来到书店不看书,是来休息的,他们躺在深夜的座椅上,这个貌似不和谐的场景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禅意。书店,这个宗教般神圣的地方容纳了他们,书店这种博爱与宽容的态度是与其宗旨相一致的。

其实,他们躺下或坐着都像一本书。他们是有生命活动的书,拾荒者也好,无家可归的人也好,流浪者也好,从他们身上可以阅读到书本里没有的东西。他们为什么深夜里来,大部分顾客走了他们再来,悄悄地来。深夜之前他们在哪里?或许,冬日的雪花知道,酷夏的蚊虫知道,春天的桥洞知道,秋天的树林知道。

他们悄悄地来,他们深夜来,他们等大部分顾客走了以后再来,他们小心地来,他们怕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读书的人,他们想到了别人,他们的这种谨慎为人的行为难道不可以说高尚吗?有家的人,谁还愿意来这里呢?他们没有在书店读书,可是,他们在书店学到了什么是善良和博爱。




一个社会如果多一些卑微者的高尚和高尚者的博爱,这该有多么美好啊!

试题分析:材料给出新华书店撵出看书孩子这样一个热门话题。透过这个现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立意:

1、从书店和店员的角度:新华书店,新华社书店曾是国人的购书圣地,有着很强的文化公益色彩。这也许就是那位家长对店员不依不饶的理由。

2、从消费者的角度:去实体店购书原本是一个提升自我、丰富自我的过程,然而在实体书店购书看书时存在随意拆装新书、随性折叠书页、嬉笑打闹等不文明现象,更多体现在家长对于小孩正确的阅读方式的引导缺乏,使得这样的不文明现象一方面影响了图书的销售,一方面造成了实体书店管理上的问题,妨碍了书店日常的经营,从而造成了和书店之间的隔阂。为此,这个现象并不是个例,折射出在新常态下急需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3、从市场需求看:作为像图书、影视这样的内容产业,首先要脱离原本的传统经营意识,调整经营方向和盈利模式,努力和当下社会紧密结合,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意识和服务意识。

4、从改善环境角度:特色经营,营造人文氛围效应。人们去影院,并不全是消费文化内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是社交。亲子、聚会,面对面、手拉手,实体店的意义再次显现。

关注考生的时代性、关注考生的个性生命成长,表面上在是考查作文,实际上在考查思维能力、考查语文素养。而这也体现了浙江语文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68fadf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