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越冬期间的休眠特性及可溶性糖含量与酶活性的变化

2022-05-07 16:14: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韭菜越冬期间的休眠特性及可溶性糖含量与酶活性的变化》,欢迎阅读!
可溶性,越冬,休眠,韭菜,活性

韭菜越冬期间的休眠特性及可溶性糖含量与酶活性的变化

本试验选用8 个不同的韭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低温处理对韭菜植株休眠的影响,并对韭菜休眠前后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韭菜的休眠特性和韭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独根红’和‘平韭四号’韭菜品种进行2℃、5℃和9℃的温度处,以室温下打破韭菜植株休眠的难易程度(萌发率≥60%天数、萌发率和株高)来判断其在低温条件下植株的休眠情况,并划分为浅休眠、深度休眠和解除休眠三个阶段。

独根红韭菜植株通过休眠后,表现为萌发率≥60%需要的天数短,发芽迅速,生长速度快;处于浅休眠阶段时,人为打破休眠后在适宜温度生长时,萌发率≥60%的天数较长,发芽较缓,生长速度较慢;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韭菜,在适宜温度生长时萌发率≥60%的天数长,发芽和生长缓慢。平韭四号植株在接受不同程度的低温处理后萌发和生长整齐迅速,没有表现出休眠特性。

韭菜植株通过休眠的指标不但要有萌发速率,还应包括生长速率。25℃是韭菜植株通过休眠的适宜温度,2℃有利于其进入深度休眠,9℃条件对休眠的贡献率最低。

25℃条件下,独根红韭菜42 天通过休眠。若以25℃条件下的小时数为冷温单位,独根红韭菜的需冷量在1008h左右。

2.不同韭菜品种在植株休眠前后根、根茎及小鳞茎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变化基本呈双峰曲线,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根茎及小鳞茎次之,叶片的含量最低。不同韭菜品种一般从9 月中下旬开始(山东地区),光合产物不断在地下部积累,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1 月中旬


左右,韭菜地上部开始枯萎或已经部分枯萎(因品种而异),地下部可溶性糖含量达到高峰。

随温度的继续降低,韭菜地上部完全枯萎,韭菜回秧,完成地上养分的回流。根和根茎及小鳞茎都是韭菜营养物质贮藏的主要器官。

韭菜回秧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说明可溶性糖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有相互转化。韭菜即将萌发时地下部的可溶性糖含量升到较高水平,为韭菜萌芽做好物质准备。

韭菜萌发后,根、根茎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4708f9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