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教案

2022-07-13 09:35: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钻石,语文,年级

《七颗钻石》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中对童话的教学要求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三步曲”

一、亲近文本。即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本。

主要做法是指导学生预习,我以学生熟悉的《七色花》为引子,引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为充分挖掘蕴涵于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我要求学生完成预习卡,整合自己的预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积累的习惯,也为下一步走进文本、展现自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走进文本。即在指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 在这一环节中的教学中,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这点上,而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前播放以“爱”为主题的歌曲《熊猫咪咪》,并配以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进入课堂。 2、感知课文,我设计了读、议、找、导、悟五步

读:读课文,再次感知故事内容。(给学生感知文本的时间和空间)

议:就是读完后,让学生结合朗读的文本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看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找:就是让学生到文中找自己刚才所谈感受的依据,探寻文本的主题。(这样能引导学生养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习惯)

导: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调动已有的感知,去理解文本的内涵。

悟:就是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调动已知,积极地探索寻,大胆地想象,充分地表达,教师则作为倾听者,整合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三、超越文本。即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课程的建设者、创造者,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为学生创设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社会,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交流为主,我则作为学生的伙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让生与生、师与生共同交流。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注:认识可以从童话中人物、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中的世界、童话的语言、童话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说)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给生字注音、指名拼读。

hé bàn tiǎn tuò·mo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无水爱心

有水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端端正正的,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银水罐小姑娘给小狗喂水 金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

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五)课堂总结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结。 (六)布置作业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一课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介绍大熊星座的来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少女,叫卡力斯托。她成天跟着狩猎女神在深山密林中追逐野兽。有一天,天上最大的神宙斯从这儿经过,他爱上了她。后来,卡力斯托便怀了孕,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阿卡斯。这件事被宙斯的老婆神后赫拉知道了,女人的嫉妒心使她再也按奈不住,她便来到密林,使用法力把这个美丽的少女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大狗熊,临走还抢走了她的儿子阿卡斯。过了15年,阿卡斯已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神后便设法使他们母子俩在林中相会。阿卡斯来到卡力斯托所在密林中打猎,卡力斯托一眼便认出眼前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张开双臂去拥抱他,阿卡斯看到一只大狗熊向他扑来,便张弓搭箭准备一箭把她射死。危急之时,宙斯来了,为了拯救她们母子俩的性命,也使用法力把阿卡斯变成了一只小狗熊。阿卡斯一变成小狗熊,马上认出眼前的大狗熊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扑上去,娘俩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为了使其母子免受神后加害,宙斯把他们提升到了天界,并且给了他们两个荣耀的宝座,这就是大熊座和小熊座的来历。

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一起去感受吧。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投影加点字,在书上注好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字音:

干涸(he 水罐(guan 绊(ban)倒 舔(tian)净 一瞬(shun)间 咽(yan)了一口唾(tuo)沫(mo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三)课文探究:

出示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1.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7e5c7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