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综合实践六年级下册《跟着节气去探究》

2022-07-08 23:4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综合实践六年级下册《跟着节气去探究》》,欢迎阅读!
节气,下册,探究,跟着,实践

2.跟着节气去探究

活动目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气象学领域的宝贵财富,引领学生“跟着节气去探究”,有利于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1.了解,熟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交节时间和节气特点。 2.亲近自然,感受“天人合一”提高人文素养。

3.了解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学生:

见“成长手册”上本主题活动“任务单”。 教师:

为了有效地引领学生开展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究活动,教师应事先做足“功课”:收集整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和声像资料,如谚语、民谣故事、歌曲,与节气有关的诗词歌赋等,储备气候和物候的相关知识,做好相关的PPT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观看视频,引出话题

播放PPT中的视频“节气歌”。

: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其实,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都是和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我们以前曾学过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大家还记得吗?(出示“二十四节气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问卷调查,发现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今天我们就一起说一说节气这个话题。(出示课题:跟着节气去探究)

师:你对二十四节气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个调查。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调查问卷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指导农事活动,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谢 !

1.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吗?()

A知道 B.不知道

2.在江苏有很多和节气有关的民风,比如“立秋吃西瓜(啃秋)“白露吃桂圆”等,

除此之外,和节气有关的风俗你还了解多少?()

A.不了解 B.只了解1~2 C.了解很多

3.你了解圣诞节、万圣节这些洋节的习俗吗?()

A.不了解 B.只了解一点点 C.比较了解

4.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民间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的谚语,自露节气时,花木依然茂盛,秋高气爽的天气使夜月更明更亮,杜甫有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你对二十四节气还有哪些了解? 可以举例说一

说,有关二十四节气你还想了解什么?




(三)展开话题,激发兴趣 统计问卷调查情况。

小结:同学们对我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还缺乏了解,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20116月入选第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对我们的生活也有重大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出示板书:有价值)

结合“成长手册”中“我们来交流”的内容:说说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二十四节气与圭表以及北斗星的联系等。

()梳理问题,组建团队

组成三十四节气名称的四十八个汉字背后包含了众多农谚以及各地体根据实际所总结的气候与物候知识,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它对农事的指导作用,它与人们健康养生的诸多关系等。结合“成长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梳理出相关问题:

十四节气与气候有什么联系? 二十四节气与物候有哪些联系?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与美食有什么联系? 如何随着二十四节气养生?

以谈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问题,自主结合组建探究 (五)探究实线,展示成果

:于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想的问是什么?你可以走进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所,探秘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丰富知识,通过走访调查,查图书、搜集网络信息等径,了解节气与美食,节气与养生,节气与诗画、节气与本事等的密切联系,并选取个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和探究,期待你的研究成果。

师:各团队在探究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思考,发现和成果。我们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各种成果展示方式:研究小报告、手抄导、快板、相声、小品、绘本,电脑画等。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我们曾经对二十四节气这一题是了一定的讨,同学们一定对有关节气的内容开展了不少的探究活动。你对二十四节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展开交流

1.引导学生说一说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划分。

2.指导学生展示自己拍摄、收集或手绘的二十节气图及相关的物候特征。 3.引导学生以接龙的形式说说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引导学生探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反映着手节的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表现为趋于显著增暖,同学们发现了吗?桃花常常在惊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的现象…

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探究,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试着编出我们本地的自然日历。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写出研究小报告。


()就清明节气与清明节的关联引导学生探究 清明节的名称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奉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间)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

板书:2.跟着节气去探究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d562c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