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022-12-08 15:5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欢迎阅读!
初中生,鉴赏,培养,能力,如何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鉴赏

能力

摘要:音乐属于一门艺术性学科,在初中学科体系中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舒缓身心,让个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因此音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求。在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注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它不单单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各种音乐创作背景、乐器等方面的了解过程。

关键词: 培养 初中生 音乐 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分析、欣赏并掌握音乐这一学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培养学生有极大帮助。通过对初中生音乐乐感及鉴赏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初中生情操的陶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遵循相应的培养原则,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协调,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系统的完善,促进其内部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开展,以有效增强初中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前提条件

初中阶段,从1112岁至1415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作品,例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悲惨、哀愁的”等等。他们的猎奇心理和冒险精神比较突出,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因为喜欢某个偶像而去模仿其言行举止,以唱好某人的歌曲而自豪。在这个流行歌曲传播泛滥的社会里,流行音乐或者说流行歌曲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他们生


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老师应主动引导,不应回避,不应制止,给他们一种“心理满足”。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自助式课堂,即让学生在上课前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听一听或唱一唱,然后再向其他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歌曲的特点价值等,老师从旁进行指导,加以补充修正,让同学们以这样的方式参与音乐,并从中获得、积累音乐知识,从而提高音乐修养。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基础是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只有明白从音乐中传达出来的形象思维,能将自己的视听感受融合进去,才能利用音乐想象力去欣赏和感悟不同的精彩音乐。在培养初中生音乐的鉴赏能力时,教师需努力挖掘学校现有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具体化、形象化的音乐教学。例如乐器资源的展示与使用,通过有画面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身处浓厚的音乐氛围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想象力和鉴赏力。动手感受乐器,才能更快地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音乐鉴赏中,学生很容易摸不着头脑。如此,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受抽象的音乐想要表达的意境,达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小型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主人公的心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主人公的不同面貌。这样把抽象的音乐情景再现的形式,通过学生的想象力展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奖赏能力。利用合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力。

三、由浅及深,稳步提升初中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初中学习音乐可以为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初中的学习任务相较小学而言,猛然剧增,因此面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上花费的时间较少,对音乐的了解较浅。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由浅及深,不一味的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稳步指导学生学音乐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从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好音乐素质的过渡阶段,让学生易于接受每一部分音乐知识,使学生能很好地提高综合素质。由声乐曲到器乐曲的过渡。声乐曲作品结构较为简单,有歌词,且歌


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也比较契合,学生对这类曲目是最容易接受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因从声乐曲逐步过渡到器乐曲,让学生首先有对歌曲的旋律特征由所掌握,这样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民间音乐到西方音乐的过渡。虽然音乐不分国度,但是,每一个民族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不同国家的音乐会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在里面。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从民间音乐入手,会让学生感受到更亲切、更易理解和接受,然后再逐步的介绍西方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由器乐独奏曲到交响音乐的过渡。教师在每一个部分的音乐教学中,都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的去适应和接受。器乐独奏曲所表现的东西,大多比较单一,曲式相对简单,学生更容易把握一些,再由独奏曲逐步过渡到管弦乐、多主题和曲式结构较为复杂的交响乐,学生会容易掌握到音乐鉴赏技能和方法。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鉴赏基础,努力发音乐鉴赏能力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全面能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一方面要通过趣味、优美意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则要求重视学生音乐情感的引导,使他们在音乐欣赏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借助对比等多种鉴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鉴赏,逐步提升个人的鉴赏素养。

参考文献:

[1]董良.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技巧[J].科教文汇,201711):155-155.

[2]张琳.提高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631:127-12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5baa99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