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巧妙利用节日文化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022-11-20 14:1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巧妙利用节日文化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欢迎阅读!
社会性,巧妙,节日,幼儿,促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谈巧妙利用节日文化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

作者:吴小苑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8年第10

要:节日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譬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蕴含着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精忠报国、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将有助于培养体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学生。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如果幼儿在蒙学时期能够受到这些传统美德的熏陶,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幼儿教育;社会性

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所蕴含的节日文化博大精深,节日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清晰地记载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文化。譬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蕴含着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精忠报国、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这些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可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发现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传承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促进幼儿形成团结互助、关心他人、尊重他人、遵守行为规范等习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全面渗透传统节日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也指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传统节日特有的情境性、实践性、娱乐性,能让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的节日习俗和动人的传说中有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容易理解的故事、喜欢的儿歌设计成语言领域活动,节日的习俗可以设计成户外活动游戏,将节日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前,幼儿园可以结合主题组织系列活动,如新年好”“拜年歌音乐活动;“剪窗花”“做灯笼等美术活动;“新年礼物”“学说新年吉祥话等语言活动。春节后,可抽时间帮助幼儿回忆春节里的所见所闻,如:我来播新春节趣闻大家谈;“春节习俗知多少大比拼。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春节的专题活动,如平平安安过新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观看安全视频《放鞭炮》等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传统节日教育

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鼓励幼儿自主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或技能的练习活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根据传统节日的不同文化要素,教师可以甄选和设计既能激发幼儿兴趣又能提升幼儿能力的操作材料,并投放于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材料,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实际运用中感受传统节日所特有的习俗文化。

比如清明节,可以以纪念生命两个方面为主题,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并开展一系列以清明节为背景的区域活动。

活动一:水娃娃漫游记。在创设的主题墙中,展示了水娃娃的漫游路径、模样,在图书的叙述中,孩子渐渐了解了春雨的形成过程。在区域的一角,还摆放了探究水的三态的小瓶、小罐。

活动二:四季花开。在桃花盛开的墙面背景前,创设了图书——科普类《花卉》;在两iPad里,储存着春天先后开放的花卉图片和名字;“花儿花儿几时开的棋盘和骰子,孩子在竞赛中了解了花卉的特征。

活动三:春天里的树。寻找春天里有变化的树。创设图书——科普类《树林》;寻找并记录幼儿园里有变化的树,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帮助孩子积累前书写经验;写生画小树林,感知树木的远近、重叠关系。

活动四:想念。在阅读角的书架上,摆放图书《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天堂的问候》6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些实践活动都是相联系的,这样的活动体现对节日不同层次意义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加深了幼儿对祖国悠久节日历史文化的热爱。 三、依托丰富的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对节日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体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场所,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利用社区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幼儿进行节日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对节日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体验,真正让社区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激发幼儿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在金秋重阳之际,幼儿园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为社区、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送上亲手绘制的爱心卡,伸出小手轻轻地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通过活动,孩子们真真切切地了解了重阳节的含义以及过重阳节的意义。

四、积极开展亲子活动,提高节日教育的效能

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条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幼儿活动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交往能使幼儿成长为健康、快乐、善良、积极向上的现代儿童。因此,幼儿园以节日为教育契机,与家长联系,互相沟通,家园一致,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使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小班举行中秋赏月亲子活动,让爸爸妈妈带领孩子一起欣赏明月;中班举行中秋画月亲子活动,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幅关于月亮的想象画;大班举行萌娃做月饼,快乐迎中秋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穿上厨师服,开展有趣的“DIY月饼活动。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和同伴合作揉面、包馅、压模,个个化身小小糕点师。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还学会了分享,同时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五、以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传统节日教育时,可以从游戏入手,让幼儿身临其中,感知民族文化的魅力。如在二月二,龙抬头动中,请幼儿与家长合作制作竹节龙、稻草龙、盒子龙、塑料彩纸龙等各种材质的龙。接下来是舞龙,由几人合作,分别负责龙头、龙身、龙尾,负责龙身和龙尾的幼儿要随着龙头舞动的方向一起舞动。由简单的走着舞到一个跟着一个协调地首尾舞动、蹲着舞、跑着舞,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臂力量,而且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的发展,以及让幼儿学会了与同伴合作,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活动带来的愉悦之感。

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以传统节日的典型习俗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以一个节日为主题,结合幼儿的生活,在实践的基础上渐进展开,最终实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我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ea52a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