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中的符号

2022-04-23 01:00: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朗读中的符号》,欢迎阅读!
朗读,符号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2008-11-05 10:25:29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e75588b0100b537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比重。其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积累语文材料。记的窦桂梅老师曾说过你想教好语文吗?那就让你的学生去读,从读中领悟、从读中发现、从读中体会!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把阅读的一般过程教给学生。例如在初步理解阶段,要了解文章内容梗概,遇到障碍自查工具书,选好注释,不能解决的划出来;到深入理解阶段,要理解文章结构脉络,弄懂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在此之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跟同学互相讨论;最后是消化运用阶段,这个阶段要联系自己实际进一步吸收,学用结合。

二、把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就能独立去思考探索,把握规律,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应多从读书方法上给指导。如怎样默读、朗读,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词句,怎样分段和归纳段意,怎样理解课文内容,怎样掌握中心等。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教学学生弄清以标题为线索去阅读课文,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美丽”这个重点词,带着“小兴安岭是怎样美丽的?”“课文怎样写小兴安岭美丽”等问题进行自学。此外,也可以教给学生读某类文章的方法。 三、了解阅读能力有那些

1.认读能力。认读不是孤立的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只能发出字音或者仅仅看见书面符号,就不能说阅读。教学认读,必须做到逐字逐句的认读,朗读要读准字音,默读要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认真的读。

2.理解能力。它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成分。较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顺利的读,而且能较充分地,正确的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学生往往偏重对阅读材料表面含义的理解,而忽视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要教儿童逐步获得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和初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阅读能力。

3.感受能力。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简单的说:我喜欢这篇课文或者我讨厌这本书.这些情感的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童心”.儿童常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当他读到有关小主人公说的或做的事时,只要他能够理解或认为反映他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就会读的十分起劲,甚至读上数遍,完全被书中的人和事吸引住了.这时就与书中主人公的感情沟通了。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把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记诵能力.记诵贯穿在朗读,默读和背诵过程中,在朗读和默读时,也有记忆活动参与,通过熟读,达到背诵.背诵能提高记忆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背诵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1.营造自学的良好氛围,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思考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传统的阅读教学无法适应这一要求,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记抄背这一现,首先要还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发现,探索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语境的直接感知,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可以改革课堂的阅读教学办法,大力提倡个别化教学,减少集体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学生个别化学,教师个别化辅导的统一,是一种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进行个别化教学时,教师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自悟,自得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再次,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好全班的交流,就需要理解的重点,,段及课文主要呢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提出”疑”或”惑”,展开同桌或小组的合作学习.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教师加强调控引导,避重就轻.不仅使学生学有所的,而且诼渐建构知识,方法,诼渐学会学习.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带这问题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话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自己我评价习惯等等.现在不少小学生到毕业时还不会读书,朗读时丢字加字,甚至读破句;看课外书籍,走马看花,不求甚解.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低年级就要主要培养.低年级尤其要重视朗读训练. 3.坚持以读为本,重视多种形式的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重要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熟不解说自晓其


义也.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必须从作品分析的模式中走出来,大胆的把课堂时间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式,:自由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不同形式.老师灵活,充分的应用各种方式让学生

正错别字的几种有效补救措施(转载) 1、归类辨析,以一带多

学生常写错字,有些字形相近。在纠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掌握,有一个字带出多个字,识记一串字,能明显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真”字中有三横,在帮助学生改正的时候,可以带出“具、惧、直、植、值”。这样的归类辨别,就能提高记忆的强度。同时掌握很多字。 2、巧妙比拟,形象直观。

根据字形的某个部分的特点,将生字巧妙比拟成某种具体事物,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该字。如“然” 3、意义比较,区分字形

即先理解词语的饿意思,比较词语中正确的字与错别字的不同意义,然后作出区分,在选择该词语中应使用的正确的用字。 4、放大字号,突出笔画

将学生容易错的字,放大几倍或十几倍,以引起注意,并把容易错的笔画用彩色粉笔标记出来,强化刺激,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5、析义辨形,解字识记

由教师讲解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先了解解词的意思,然后理解字义,根据汉字象形、形声、会意的特点,再去识记该字。 6、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有些词学生不了解它的原意,因而容易把词语中的某个字写错。此时应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出处。 7、自主发现,找出差异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字形,自己比较正确字形与错误字形的差异,动脑思考,发现正确字形的特点,进行理解记忆。如“夏”字,因为夏天是一年中的第二个季节,所以,里面就是两个横。 8、当面纠错,即使反馈

教师批阅作业发现错别字,不拖时间,马上当面订正,即使反馈,这样纠正错误,效果较好。

低年级朗读指导中常用的符号2009-03-02 16:06:02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e75588b0100cc2k [查看原文]"|"--表示逻辑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v"--表示感情的停顿,打在该停顿的字行之间。

""--表示前后句子关系衔接紧密,中间停顿极短,划在该连的字行下面。 ""--表示语法、感情的重音,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重音轻读,打在相关字词下面。

""--表示平调,即句尾的音平而稳。一般用于陈述句,划在句尾。 "? "--表示扬调(升调),即句尾的音先低后高。一般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感情激动、亢奋、惊异和呼唤等句子。划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现) "?? "--表示降调(曲调),即句尾的音先高后低。一般用于肯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或表示愿望的祈使句等。

""--表示节拍(节奏),一般用于诗歌。划在词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185f7738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