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经验浅谈

2022-05-25 02: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经验浅谈》,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电工,经验,基础

《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经验浅谈

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培养职高生的创新素质,也是我们每一个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电工基础》课堂、创新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造力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电工基础 创新潜能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前言:《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子电工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强化教学创新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现将在实践中创新改革的方式和措施,扼要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生,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营造浓厚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帮助别人和得到帮助的机会并存,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自由表现、畅所欲言;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陈述观点;思维才能活跃,浮想联翩;也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萌芽出创新的理念。

首先,创建和谐、平等教学环境。职业中专的学生虽然自控力较差,但他们思维比较敏捷。树立平等意识,平等相处,做到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更是极和创造性的主体。如我在教授《电阻串、并联电路》一节时,对于电路特点,让同学们根据电路自己总结串、并联电路连接时特点,我再根据回答的情况及时鼓励、纠正、表扬,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围绕电路开动脑筋,他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其次,教学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充分信任学生。职业中专的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的发挥出来。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教授《戴维南定理》一节时,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要求自己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持学生创造性的幼苗。对于学生失误和过失给予谅解并赞赏其勇敢精神。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多媒体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以前的你不想学习,我压你学你;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你不想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吸引你学所谓吸引,就是使学生愿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沉浸其中,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会有新的发现。《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境,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对一些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计算,都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对中职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载体,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

在讲解短路时,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布置简单的用户电路,突然将两根电线短接,这时导线发热、冒烟、建筑物燃烧,出现一个火灾场面,在此画面播出的同时,伴随画外音及电流声,这时图、声、光并同,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感到有趣,产生强烈的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求知欲在不停顿的探究心理中得到满足,人的体力和精力就比较充沛,思维能力也就比较灵活。为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实行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自我评价等方法。教学目标学生自定,教师出示课题或问题后,由学生自己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后确定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学、自悟,同桌互议,小组集体交流,各自提出问题,由小组共同讨论研究,研究的结论学生自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加以描述。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中对学生的一些新发现、新结论,我们就这个学生的名字命名,使学生品尝到发现成功的乐趣。最后,课堂教学效果由学生自评,对本课的学习情况和效果组织学习评述,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甚至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论,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能大胆去研究问题,还能自主发现更多更好的新问题,给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拓展了空间,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总之,我通过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挖掘自己的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1648页。 [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01-110页。 [3]南国农《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889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7bf030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