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问与智慧

2023-01-31 10:0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一学问与智慧》,欢迎阅读!
学问,智慧,十一

十一 学问与智慧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2.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观点。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精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使用学问。

三、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解释学问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默读课文1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智慧

讨论并归纳:学问:是一种人生必备的工具,是根据人的兴趣日积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种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水平。

五、第四段有智慧的书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主要区别是一个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另一个不能得到启示,浪费时间。

六、第3段中心论点是什么?举了哪些例子加以论证?

讨论并归纳:中心论点是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举了孟德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的例子。 举了达文从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中发现优胜劣汰的天演公例的例子。

举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仅仅你们看不见罢了的例子。 以上都是人类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别人司空见惯之处看见了人之所未见之处,以证明智慧是不可缺少的,有了智慧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七、课堂小结:

本文形象而准确地阐释了学问智慧的辩证关系,作者强调,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水平,这个观点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理念十分吻合,对我们很有启发。 八、布置作业: 摘录相关智慧与学问及其关系的名言警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c4647d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