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2022-04-13 16:2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欢迎阅读!
夫曼,人际关系,戏剧,启示,理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认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生活犹如剧场,社会机构好比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在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白,有时候并不是他人不愿意与我们真心相对,而是特定的社会情境要求他必须扮演好某个角色,隐藏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戈夫曼 戏剧理论 人际交往

一、理论背景

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戈夫曼建议说生活犹如剧场,但是我们仍需要停下来并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面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的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即一个进行表演的地方,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又不让观众看见的地方;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两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同样也需要表演的框架作为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我们的经验结构。戏剧理论中有“角色距离”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气质和不尽相同的人生经历,注定了我们的人生经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适合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个性坚定而理智,拥有较多的社会经验,这样的人适合在群体中居于领导者的地位,统筹大家的意见进行最后的决定;而有些人惯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调解矛盾但却不够果决,无法作出决定,这样的人就更适合作为调节者,助领导者作出决定并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选好一个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干着急或者被自己有限的能力所束缚。

三、尽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他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人们的社会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剧本期望”是指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对于个人来说,还要受到其他个人的期望的影响,其他个人的期望分为其他演员的期望与观众的期望。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见解外,同样还要考虑到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想法。特别是在群体交往中,为了形成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必须把群体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和分工,而不至于在群体中所有人各持己见的情况下,导致整个群体分崩离析。现在的社会强调个性,不赞同人们行中庸之道。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做符合你社会角色的事情,却是社会要求之一。否则,过于突兀而不合适的行为,会使得人们对你退避三舍,也就自然无从谈起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真实自我的展现

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在戈夫曼看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都是表现剧情的人,即剧情表演者。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语言表情、


肢体动作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我们时常会听到人们的抱怨:“这个人太假,像带个面具一样。”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带着各色各样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的“面具”也就会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时会出现我们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实际上,这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社会和他人对这个人的期望,有时他也身不由己。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他人,不是任何时候别人都可以毫无保留的向你表达自我。

而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告诉自己,不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自我,而是应估计时间、地点和人物。在正确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合适的人说得体的话,可能你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人际关系的破裂和误会的产生。有时候我们必须带起自己的面具,尽职尽责的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五、总结

“戏剧理论”虽然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表达自我,只能辗转在每个面具之后,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部舞台剧。我们要做的是适度的表达自我,看清时间场合,分清地点。同时要记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社会要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一点。在自我与社会之间达到弹性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e511c8ec3a87c24128c4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