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

2022-08-02 10:17: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狐假虎威》,欢迎阅读!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临水镇李楼小学 王宏亮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复述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课题

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

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指名说)

书上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5小节。(生自由读25小节)

二、 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卡片出示词和句子)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

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 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 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 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 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7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8 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 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0、师引读78小节

11、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 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

六、作业:

1 选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a30e60a5e9856a561260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