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理解

2022-09-19 15: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理解》,欢迎阅读!
古诗词,中国,理解,艺术,歌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理解

作者:王翘楚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3

【摘 要】经过上一阶段的学习,笔者对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有了一定的理解。古体诗是由历代文人创作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运用中国古诗词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是中国艺术曲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笔者将以《长相知》为例,分别从它的歌词、旋律意境以及演唱技巧出发,浅谈对其的理解。

【关键词】《长相知》;歌词;旋律;意境;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76-01 一、《长相知》歌词

上耶,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耶是此首诗歌的起句,女子既然开口言天,可见她的内心对于爱情的重视。接着,女子开始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这句诗词的意思是,我愿意与你在一起,长相厮守。接下来,女子用各种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对于感情的忠贞,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除非天地倾覆四季混乱,我才能断绝对你的爱恋,诗句中依序提到了五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其脱离现实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充分表达了女子对于感情的炙烈。

《长相知》这首词曲,应不同于其他那般含蓄、深沉,应演唱得炙热宏远。 二、旋律

《长相知》为当代作家石夫亲自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家借鉴了昆曲独有的艺术特色,为古词新编类型,整首曲子从头至尾都充满了古典的韵味。

《长相知》完美地将旋律与歌词结合成一体,起句演唱中运用了装饰音及变化音,让曲子余韵悠长,绕梁不绝,从山无陵开始加大力度,充分表达了女子对于感情的坚定信念,最后以连续三句长相知收尾,声音渐渐从强变弱,从而鲜明地刻画出对感情至死不渝的女子形象。此外该曲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戏剧的精妙唱法,运用切点及切分作短暂停顿,语气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充分表达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在演唱本首曲子时,无论是伴奏者,还是演唱者,都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及感情的变化,尽量做到含而不露。 三、意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相知》的意境极其独特,尤其是其艺术美感令人称叹,因此可以说是我国古诗词歌曲中的千古佳作。其意境美远远超过了其他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现代作曲家在充分借鉴新创作手法的同时,继承我国古代声乐艺术而创作出来的优秀歌曲。不仅大量吸收了西方声乐的创作手法,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歌曲艺术进行了创新,从而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作途径。 《长相知》感情炙烈,曲风古朴而优雅,营造的意境十分优美,无论是演唱者,抑或是欣赏者,都会为其艺术魅力所倾倒。

目前《长相知》有多个演唱版本,但其中最有韵味的,莫过于吴碧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审美上向来注重统一,即形与神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以及美与善的统一。因此艺术风格一般都较为含蓄,讲求适度和相宜,而歌唱家在演唱此首曲子时,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无论是演唱还是歌剧,歌曲创作的用声均讲求适度,也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即不愠不火,留有余韵,无论是情绪还是内容,把握的程度只需要做到恰如其分。

四、演唱技巧

(一)装饰音。《长相知》中有很多的装饰音,而这些也恰恰是表现其古韵的亮点所在。倚音在演唱时,越短促越好,瞬间带过。从而透露出一种绵长的味,特别是首句的,采用小倚音进行处理,瞬间将听众引入那个琴瑟和鸣的时代。

(二)颤音。颤音具有较强的装饰感,因此十分华丽,而长音则绵延不绝,让人感觉曲子像是从另一个遥远的时空缓缓飘来。女子心中的坚决与爱恋,都化成了婉转动人的旋律。 颤音正确的唱法是气息轻颤,在演唱此曲时,可以慢慢放缓尾音部分颤音的频率。如此一来,会让所有的人为之陶醉。

(三)内心情感。虽然歌曲本身的音域并不宽广,但其结构却十分严谨,音程及节奏富有变化,其旋律结构更是与众不同。曲调缠绵悱恻,萦绕迂回,演唱者在演唱时应当细致地处理情感,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内涵,同时要求演唱者必须掌握相应的技巧。

首句上耶与末句连续三声长相知相互呼应,使曲子从头到属都贯通深浓的情意。在表达内心情感时,此曲主要以对唱为主,开头为长声呼清,结尾部分为细语叮嘱,充分说明男女之间通过对唱来交流情感。整个演唱过程以戏剧唱法为主。给人一咏三叹之感,从而充分地体现了歌词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对《长相知》的分析得到的对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理解。对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重视,在吟诵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在演唱中体会古诗词与音乐结合的美感,在反思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佚名.浅谈青年歌唱家吴碧霞演唱特色与艺术成就[EB/OL].http//www.doc88.com/p-7428799027684.html201310. 作者简介:

王翘楚(1995- ),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河南大学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f58d46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