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文言文翻译

2024-02-12 01: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投笔从戎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投笔从戎,文言文,翻译

投笔从戎的文言文翻译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参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下面和我一起来看投笔从戎的文言文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一、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二、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长期的劳苦,〔班超〕曾经停下活,扔笔感慨:“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仿照傅介子、张骞在异地立下大功,来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绩,封了侯。 三、注释

1〕扶风:汉郡名,辖区相当于今咸阳、兴平、扶风、乾县一带。 平陵:扶风下属县名,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据《后汉书·班彪传》,班超应为安陵〔故城在今河南舞阳县北〕人。

2〕徐令:徐县县令。徐县,汉朝县名,当时属临淮郡,在今安徽泗县西北部。



彪:即班彪,班固和班超的父亲,史学家。性“沉重好古〞,汉光武帝时举茂才,任徐县县令。后因病去职,专心撰写史籍。《汉书》是从他开始编写的。 3〕永平五年:62年。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年—75年〕 4〕固:班固,字孟坚,博贯载籍,曾历时二十余年,著《汉书》一百二十〔其中“八表〞及《天文志》为班昭续作〕92〔永元四年〕因窦宪被控“图谋弑逆〞案,牵连入狱,并死于狱中。 诣〔yì〕:到。这里指赴任。 校书郎:管理书籍的官。 5〕洛阳:东汉首都。

6〕为官佣书:受官府雇用抄写书籍。

7傅介子:汉代义渠人,年幼好学,曾弃笔而叹说:“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于是参军。汉昭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因楼兰〔即下文提到的“鄯善〞〕帮助匈奴反对汉朝,他“愿往刺之〞,杀楼兰王而还,被封为义阳侯。 张骞:西汉汉中人,曾应募出使月氏,经匈奴时被留居十余年,逃归后拜大中大夫,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博望侯,是武帝时代首先打通西域的探险家。 8〕久事笔研:以舞文弄墨为生。研,同“砚〞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17f5fa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