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茶兴于唐盛于宋

2022-09-07 05: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说茶兴于唐盛于宋》,欢迎阅读!
为什么

为什么说“茶兴于唐盛于宋”?

我们的中国的茶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里长的孩子,我想你和我都是应该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说是爷爷奶奶,看着他们喝茶看着他们品茶长大的。我们对茶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我们的中国的茶在唐朝开始兴盛起来,首先的原因就是唐朝的历史背景,在唐朝的时期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位置作为了世界的中心。所以我们的茶文化也在那时开始兴起。在唐朝,茶叶的产区分布之广是史无前例的。分别分布在8个道43个州 44个县遍及今河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13个省。但是后又有《茶经》记载表明:实际的单单茶的大规模的产区就遍及了当时中国69个州,200多个县。那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中国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用来当做产茶区。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区域化格局。

茶文化兴盛的最鼎盛时期,我认为应该是在“贞观之治”之后到唐玄宗李隆基20年之间的。为什么这么判断,原因在于在贞观之治之前的唐朝是刚从隋朝的手里接下了一个狼狈不堪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人民群众连饭都吃不上,谁还有功夫惦记着喝茶品茶,斗茶呀。而在唐朝茶发展到最为繁荣的时刻应该就是唐明皇时期,那个时期国泰民安,没有什么社会的矛盾与动荡。百姓安居乐业,成天的男耕女织。还不自在。无论是贫民阶层还是当官在朝的,都有时间品品茶了。比如有当时的大诗人陆游就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荆州歌》“峡人住多楚人少,土垱争食茱萸茶” 《三峡歌》“锦乡楼前看卖花,麝香山下摘新茶” 还有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当然茶的文化在唐朝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让它真正到达顶峰的是宋朝。不说别的,就先说说这个茶的产区,在当时的宋朝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内陆都是茶产区。这就相当于咱们现在把深圳的一些主要的经济开发区全变成茶产区一个规模。

宋代饮茶方法在唐代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迅速发展了合于时代的、高雅的点茶法。点茶法比唐代的煎茶法更讲究。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这种活动后来被广泛传播,目的也不限于评比茶叶的品第,而更重视评比斗茶者点汤、击拂技艺的高低。

宋代饮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包括下层平民。宋代,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而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封、临安两都茶肆、茶坊林立,客来敬茶的礼俗也已广为流传。

所以一些文人墨客更是不会放过这个赞茶的好机会,纷纷记录下当时宋朝茶的兴盛,如,「五之煮」云:「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於西元825元著《煎茶水記》認為陸羽的茶經中對煮茶之水不夠考究,故特別注重水品,藉劉伯芻的品評擴而大之,加以發揮重新品評。但流於見仁見智,各方說法不同,難以令人信服,歐陽修即曾以「大明水記」一文予以辨正之。

所以说茶兴于唐盛于宋,是茶文化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地传承下去,我们不能奢望我们现在的社会还能让茶在兴盛一次。但是,我们应该起到弘扬的作用,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看到我们的茶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316069561252d380eb6e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