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四季之美——我校校本教材编写思路

2022-08-01 10: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四季之美——我校校本教材编写思路》,欢迎阅读!
之美,古诗词,校本,我校,编写

古诗词中的四季之美——我校校本教材编写思路

内容提要: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这些精美雅致的诗歌,历经千年时光的磨洗,依旧熠熠生辉。因此,很多中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会考虑古诗词。我们学校做为一所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校,笔者也尝试从古诗词的角度开发校本课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不同光阴,都有着独特的色彩,笔者的校本教材编写思路也油然而生。教材共分四册:春赏百花,夏迎凉风,秋品明月,冬吟白雪。每一册按照不同的规律安排三到四章,每章选编不同的古诗词,加上古色古香的背景和图案点缀,让整本教材图文并茂。

关键词:古诗词 四季 校本教材

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这些精美雅致的诗歌,历经千年时光的磨洗,依旧熠熠生辉。古人云: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揭示了人的生命的有限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有限性,开拓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意义。试想,在体味吟诵古诗词中,仿佛可以跨越千年的羁绊,在风吹云动、花开叶落的境界里,与诸位文人对话,神游其间,那是多么美妙体验啊!

因此,很多中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均会考虑古诗词,既可以做为课内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又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学校做为一所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校,笔者也尝试从古诗词的角度进行开发校本课程。但是,有些古诗词描绘的场景与孩子的生活距离过于久远,难免生涩难懂。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撷取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古诗词,编排成册,成了我一直思索的问题。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正是这句诗给了我灵感。时间再漫长,空间再久远,但是,四季更迭,大自然的变化却古今相同。一年四季,不同光阴,都有着独特的色彩,笔者的校本教材编写思路也油然而生。 一、春赏百花

作为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一直以来被寄予了太多情感。诗人们用花的娇艳来寄托美好,用花的坚韧来形容品格,用花开花谢来描写时间短暂。咏花,自古崇尚,不同的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菊花隐逸、莲花君子、梅花高洁、桃花明媚、牡丹富贵……仿佛每一朵花上都凝结着诗人生命的雨露,散发着历史的清香,缓缓的传递至今。

花开四季,而春花最为繁盛,因此,我着重描写春之花。以时间顺序,我把春赏百花分为早春、仲春、暮春三个章节,按花开的顺序每个章节编排了五种写花的诗歌。每篇有一首诗做为精读讲授,配有译文、注释,再配有两首推荐背诵,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自主识记。加上古色古香的背景和花的图片,让整本教材图文并茂。 二、夏迎凉风

夏日炎炎,如有阵阵凉风吹过,定是心旷神怡。当万物被风吹动的时候,一切便都被赋予了生命,那浓厚的生命的气息,学生定可以深深地感受。展开浩如烟海的文卷,有关的诗词也比比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是借以抒发对大千世界的赞颂。

本册教材可分为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四章,每一章选取四种风不同的意象进行编排,让学生体会在古诗词中不同的意蕴。

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喜春之情和生机勃勃之意。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


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白居易《观刈麦》中的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如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可以说,风在每一个季节,都活出了自己独有的模样,放荡不羁,自由洒脱,相信一首首各不相同的,会给学生带来夏日的清凉。 三、秋品明月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也有赏月的传统习俗,文人雅士们还喜欢赋诗唱和。据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新月弯弯,充满期待;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钩,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本册教材按月亮的形态变化共分为三章。

每一章,新月弯弯,充满期待。如:王珪《宫词》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第二章,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章,残月如钩,残缺不全。残月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寄托哀思,孤苦心境的写照。如:冯延巳《更漏子》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

月亮,已经融入中华文化之中,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可以说,对月的偏爱是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情结,这种情结代代相传,一定会感染手捧校本教材的孩子们。 四、冬吟白雪

严冬之时,雪已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来到人间。雪是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因而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历代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雪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本册教材是按以下几类进行编排的。 1.冰清玉洁的雪:如,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2.寂寞荒凉的雪: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苍茫壮阔的雪: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寂静清凉的雪:如,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花,是冬天的象征,让人用文字说不完,道不透。她的纯洁、她的顽皮、她的固执,样样都让人觉得可爱和怀念,读着一首首描写雪花的诗,定会让学生深深沉醉。

相信,随着校本课程研究的不断探索和深入,一定会让学生走进诗词,“走进四季、走进生活。


引用文献:

1.刘芳《古诗词中的意象解析》

2.赵凯 王丽《以校本课程古诗新韵拓展办学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0eb0ac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