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僚制出发对帕金森法则的理解

2022-05-01 02:2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官僚制出发对帕金森法则的理解》,欢迎阅读!
帕金森,官僚,法则,出发,理解



[官僚制溯源]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所谓“正统时期”。西方行政学的

这一发展阶段之所以称之为“正统时期”,其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和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他们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说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作为西方官僚制研究理论基石的《论官僚制》的作者、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对行政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作用的美国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的作者、美国行政学家怀特;古利克;福莱特等。



韦伯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在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对公共行政组织的分析曾一直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似乎很少有普通百姓关心这方面的研究,而到了20世纪40~50年代,有一位英国作家以讽刺的笔调、小品文的方式对官僚组织的弊端进行了有价值的剖析,从而使单调枯燥的组织分析成为广大民众在街头巷尾经常谈论的话题。他就是享有“民众行政理论家”美称的帕金森。

生于 1909, 富有幽默感而又孤高自傲。英国历史学博士,就学于剑桥和伦敦大学,先后在皇家海军学院,利物浦大学和马来亚大学执教,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60年代移居美国,又在哈佛大学任教。他常常以讽刺的笔调、小品文的方式讨论行政组织上的一些问题。1957,《帕金森定律及其关于行政的其他研究》。此外,他还有许多历史、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著作。 《帕金森法则》——职场潜规则

一本可恶的书,决不能让它落入下属的手里。——《金融时报》 据说毛泽东曾将此书作为案头读物极力推崇。

★这些法则和规律已经被用来分析职场、人事、管理等诸多问题的症结,书中的案例也引发了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方面的思考,从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中更是衍生出无数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 ★此书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学家的理论基础

帕金森法则: 帕金森法则、会议法则、琐事法则、无效率法则、人才选拔法则、办公室大楼法则、鸡尾酒法则、组织瘫痪法则、成功法则、退休法则。

——对这些法则,有人称之为“身在职场,不得不明白的管理法则”。

[琐事法则]——各级行政机构一旦建立,内部势必设满各种委员会、理事会、和局、办、厅,而财政上比较重要的问题往往则必须通过它们才能解决。

——这种工作方式意味着,在委员会“议事日程上所要讨论的问题中,花钱的多少和讨论时间的长短成反比”。



[Performance]

[结论]——委员们讨论每笔开支时,一定会有个最低限度。若某个项目的费用低于这个最低限度,则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相应地,讨论的时间就短;要是费用超出了这个最低限度,他们就会斤斤计较、争个不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8e58baf121dd36a32d82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