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风中的故事教案反思

2022-09-23 13:1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科学公开课风中的故事教案反思》,欢迎阅读!
开课,大班,教案,反思,科学

大班科学公开课风中的故事教案反思

这是大班科学公开课风中的故事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羽毛,树叶,纸,石头,小木棒,回形针等材料每组一份。 2、扇子、大记录单一份。

3、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观察风中树和草等物体的变化。 活动重点:

积极探索,大胆试验,感知风力大小与物体移动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大胆、夸张地表现有风天气的各种事物变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风儿在哪里?

1、师:有时,风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枝,树叶都不摇动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快快出现?(幼儿讨论)

2、师:当风儿出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幼儿操作,感知风儿能使有些物体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认识:羽毛,树叶,纸,石头,小木棒,回形针等材料每组一份。

2、出示并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提问:请你猜一猜朝他们吹气时他们是否会移动?请用自己喜欢的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猜测,并及时记录。

4、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你动手去实验验证下自己的猜测,再观察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动的,发现它们的运动路线?

5、幼儿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将物体有序摆放,一次一个孩子逐个向不同的物体吹风,记录吹动后物体移动的路线。

6、交流。请幼儿说说哪些物体被风吹动了,哪些没有吹动?为什么呢?被吹动的物体移动的路线是怎样的?

7、出示一个重物,如一块石头,引导幼儿制造风,想办法使其移动。 三、表演"风来了"情景。

1、幼儿以组为单位:每位幼儿认领组中的一种实验物品,假设自己就是这一物品,然后其它幼儿对着他吹气,这一"物品"模仿刚才的运动情形,进行相应的表演。


2、全体幼儿表演

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象风一样的行动,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强风,做一阵轻风,慢慢地安静下来然后开始刮风。 四、延伸活动。

1、尝试用其他方法制造风,使石头动起来。 2、画风。 活动反思:

在教学风这一课时我想,风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并不陌生,现在正好是春天,春风娃娃无时不在身边,何不借此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风娃娃的存在呢?所以,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与风玩耍,看一看飘扬的五星红旗、热电厂斜斜的烟柱、翻飞的小纸屑、舞动的柳条……这一设计,体现了语文既生活,生活既语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一定非在教室中学,生活处处皆语文。另外,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再结合平时的生活积累,能一下开拓学生的思维,所以,孩子们说出了许多精彩的语句,如:风娃娃象魔术师,他一点,小草就绿了;风娃娃象姐姐的手,摸在脸上软软的、暖暖的;风娃娃象春姑娘的小弟弟…… 正因为孩子们对风有了亲身感受,有了深刻的体验,所以他们能很快把思维融入到课文文本中,做到了学生情感与文本合二为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更深的体会到了风娃娃的调皮与可爱。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寻找风娃娃”的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进而续写诗歌,让孩子们体会到小作家的快乐与满足。

总之,整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引导,学生想象丰富,感情充沛,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f15a1b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