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2023-11-30 11: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欢迎阅读!
开课,大班,教案,反思,奇妙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一、设计思路:

幼儿园科学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环境,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增强自我观察能力和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声音现象属于大班科学教育目标之一,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奇妙的声音》,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其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增强对声音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已熟悉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如:电话声、钟声等。

2、纸折的小青蛙、电光纸、塑料袋、盘子、豆子、易拉罐及各种乐器等。

3、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感知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五、活动过程:

1、猜一猜,感知声音。

师: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大家非常熟悉



- 1 -


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声音吗? 放课件,自然界的一些声音,灰太狼。

(分层播放,第一次放一种声音,第二次可以放几种,可以逐个增加)师:小朋友你们的耳朵好灵呦,都猜到了,那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引出问题) 2、玩一玩,探索声音。

(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乐器、第二组:收集的废旧材料、第三组:盘子、豆子)

①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放了一样东西,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请你们拿出,玩一玩,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②请个别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小结:物体进行碰撞振动而产生了声音。

③让幼儿把手放在喉部,进一步体验振动产生声音。

④师:刚才,大家都玩了玩,让这些物体都发出了声音,那这些声音一样吗?再次玩这些物体。进一步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和声音不同。 3、找一找,制造声音。

师:刚才。大家玩弄了各种物品,让他们了出了不同的`声音,现在,我们什么也不拿,在自己身上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呢? 如:拍手、拍腿、踏脚,尖叫等。

(提醒幼儿避免发出尖叫的噪音,影响到其他人。 4、听一听,欣赏声音。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7c9a07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