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2022-03-24 08: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欢迎阅读!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分析

下面, 我们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案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分析

1.阅读分析课文,了解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活动要求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的编写,大多数都是按照“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的,因此,课文展示的就是学习本课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分析教材,我们就知道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了解本课内容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查阅整套教材,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单元中,在各个年级段中的高低层次的分布情况,握课文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3.对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指导科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课标中,有对教学内容的说明,即有知识要求,还有探究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把握教学内容以及探究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宽度。从课标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本课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当教师在分析研究有些课文的时候,会发现有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么教师就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处理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和采用另外的教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是怎样的

这是几年级的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是什么?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学生做过哪些实践活动?

另外,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他们还将要学习什么知识?还要做什么实践活动? 2.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那么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事物是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多多的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课题的导入、知识的应用。 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逻辑思维还是要与具体的事物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的要用形象具体的事物来给他们的思维以支撑。

学生的感知能力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全面,容易从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并且不能建立其事物之间的联系。于是,教师就应该逐步培养学生仔细的、全面的观察事物的各个部分,再将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 三、分析案例《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内容

研究物体沉浮的原因,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比水轻的物体上浮,比水重的物体下沉。在相同重量的情况下,比水的体积大的物体就上浮,比是的体积小的物体就下沉。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的第二课。

第一课是做实验观察在水中,哪些物体上浮,哪些物体下沉,了解身边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为第二课研究沉浮的规律做好准备。 第三课是探究橡皮泥,在捏成实心的泥团时下沉,而在做成空心的或者船形的时候它就可以上浮。


第四课是设计制造一艘小船。用橡皮泥做一艘小船,让这艘小船能装尽量多的重物。 第五课和第六课是研究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有多大,以及沉到水底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第七课和第八课是研究在水中溶解了食盐之后水的浮力会变大,因此使得马铃薯由沉变为浮。 3.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查找关于浮力的内容

在物质世界中,有关“力”的内容——“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应用” 4.对课文《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内容的处理 课文中的探究活动是固定轻重不同物体的体积,然后比较它们的轻重,结论是重的物体就下沉,轻的物体就上浮。那么,到底轻的物体轻到什么程度才上浮呢,重的物体重到什么程度才下沉呢?这个问题是会在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的头脑里产生的,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于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处理。用3个乒乓球做容器,分别装上木屑、水和铁屑。在天平上比较这三个相同体积的物体,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比水轻的木球上浮,比水重的铁球下沉。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在向抽象思维进行过渡,已经在从事物的外在现象向其本质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探索。

他们实验的操作技能已经到达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他们能够设计,能够动手,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600d2ba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