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生活文章_禅意生活美文

2023-04-11 00:3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禅意生活文章_禅意生活美文》,欢迎阅读!
禅意,生活,美文,文章

禅意生活文章_禅意生活美文



我一直觉得,恭读禅书需要有一份宁静的心境,心绪不宁是读不懂禅书的。 收到山东作家纪广洋先生的《烹禅煮佛》一书,实在是已经有了些时日。可那时俗事缠身,心烦气躁,虽书就在唾手可得的手边,却始终不敢打开一读,总是害怕自己从里到外的一股浊气,平白无故地玷污了那一个干干净净的“禅”字。

现在好了,心境终于是平和了下来。选一个万籁俱寂的午夜,来静静地打开《烹禅煮佛》,明心见性,实在是一份不错的精神享受。

《烹禅煮佛》是纪广洋先生继《禅知道答案》之后的又一本有关“禅”的著述。“禅”是人类的大智慧,是每一个爱思考、有思想的人所追求的一种高境界。虽然,自己很早就已喜欢上了“禅”,但喜欢终归只是喜欢,却时常在日常的禅悟中茫茫然不得要领,以为那禅修,是一般常人所不能企及的事情,高深得不得了。在读罢纪广洋的《烹禅煮佛》之后,现在,我终于有些明白,其实,“禅”也就是生活的觉悟。生活处处皆禅意,举手投足皆为禅,只是那禅意常常为自身心魔所遮挡,不曾留意、未曾参悟罢了。

禅修讲求的是一个“悟”字,顿悟!禅理都是“悟”出来的,而非“教”出来的。一个人的慧根有深有浅,一个人的悟性有高有低。困惑不解的时候,禅意还得借助他人的点化,方可显现出来。《烹禅煮佛》所讲述的都是一些很生活化的佛家禅修小故事,通俗简明,且每一则小故事之后,都附有精短的“禅林撷露”,对故事所蕴含的禅理恰到好处地来加以点化。这样,就使得《烹禅煮佛》更像是一部教人参禅学佛的教科书,不光让人从那些禅修小故事中悟懂了禅理,同时又教会了人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参禅悟禅,去感悟生活的真谛。

禅悟实际上也就是要透过生活的表象,来对其中所蕴含的禅理加以细致入微的感悟。值得一提的是,《烹禅煮佛》一书中的禅悟小故事,全都是作者据其参禅学佛所悟出的禅理而再创作出来的,少有公案,因而也就更贴近当今人们的现实生活,更能让人所接受。正如“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同一件事情的禅悟上,一千个人自然也会悟出有一千条不同的禅理。其实,各自悟出的禅理是否一致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去禅悟生活。

不知谁说过:我们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佛心。套用这句话,同样,我们还可以说: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参悟出多少的禅理,但一定要懂得如何去思考人生、感悟生活!事多想想其因缘,总有顿悟的那一天。这或许也就是纪广洋先生当初创作《烹禅煮佛》一书所蕴含的大禅意之所在。

烹禅煮佛,生活处处皆禅意,就看你觉悟不觉悟。


林曦正在准备自己的个展,在庞大工作室里的水泥地上,散乱堆满了刚刚画好的水墨画,手下是一个少女正在吹拂停驻在嘴上的蜻蜓,那蜻蜓甚至比少女还要雕琢。看她的状态,心手统一而随意,像是在画画,又像是在玩,正符合水墨画的传统趣味。

她幼年就开始学画,10多岁的时候就在国外办画展,“要不是后来上了美术学院,可能就不愿意再画了,感觉自己画厌倦了。”她是个早熟者,画画之外,还是中国茶艺的爱好者。每天喝茶要喝“通透”,喝到中午才出门。桌子上横斜着各种茶具,都是她和朋友自己设计的。其中一个红莲的瓷盏很有诱惑力,轻轻一点,半开未开。

凡是古中国的一切她都感兴趣,弹古琴,学中医,把自己充满,有朋友笑话她要把自己活成国宝,她觉得不过是自己愿意像古人一样生活而已。这么说似乎有些做作,可是林曦做起来却不让人不舒服,一个美丽而青春的女孩子,真心地活在她创造的世界里,总是让人羡慕的。

平日里所忙碌的,大多都是为了把自己堆满,可是,“满”却不是一个人恒定的状态,所以,在上述一切活动之外,她有了把自己倒空的行动——行走。

“你看在我创作时很轻松,其实心里压力很大,很累,画画期间我甚至都不自己开车,就是为了节省体力。幸亏我住在郊外,而且是那种彻底的田园风光。我这里与798艺术又有一段距离,工作室周围都是乡村的景象,时常能到外面走走,散步成为我最主要的休息方式。秋天的早上,是我最理想的行走时间,常常在四五点钟的时候就起床,天刚有点亮,灰白色的雾气围绕着我,我喜欢在离房子不远的林阴道上散步,那时候,整个人身心特别清晰透彻,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很明白。

不过说是想事情,其实都是乱想乱说。我最喜欢和男朋友一起走出去,谈我们看的电影,看的书,都是和日常生活完全无关的东西,那时候经常有妙语蹦出。有时候我还在散步的时候写古诗词,我喜欢辛弃疾,豪迈一派,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婉约的,尽管很多人说我的画属于婉约那派的。我写在画上的诗词也不是豪迈派的,也许是两旁的白杨在起作用,散步时,总听到萧瑟的声音。

行走时,周围的环境一定要好。比如秋天早上在这里,能看见喜鹊在草地上寻觅着什么,能听见秋天的小虫在私语,这都是在城市里无法看见的东西,能让你瞬间对世界有清晰的感悟,觉得人生很美好。

我从前住在市中心的时候,只能在街心花园散步,很不舒服,因为那里不可能行走两三个小时的,总觉得很局促。

一般人总觉得我是画画的,需要所谓的灵感之类,行走就是获取灵感的一种方式。其实不是,我喜欢行走,是喜欢它与世隔绝的感觉。这个“世”,指的既是一些俗务,也是画画那些事情,对于我,画画是一种繁琐的工作,尽管也很愉快,可我还是不愿意把它和行走扯到一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3193a884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