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

2023-05-05 14: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健康教育,浅析,幼儿,心理

学前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



学前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

近几年来,在现代教育新形势的发展下,产生了一种新事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者,必须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样才能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突破口,最终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很好的适应了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

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历程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有所帮助,而且也为日后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奠定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尊重学前儿童的心理权益,在日常行为上注入心理教育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努力驱散孩子的自卑胆怯心理;同时,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而且眼神要绝对柔和。孩子的心理是最为敏感的,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他们往往能根据老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一个眼神中判断出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注重要日常行为上注入心理教育

()在校园环境中渗透教育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将三者协调起来,才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校园环境,主要是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浪漫的活动空间,营造一种有利于心理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比如,色彩艳丽的教室、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设施、和蔼可亲的老师等等。创设出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形成心理上的依赖,进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在学前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通过对游戏的选择和角色扮演等情节活动,学会如何与其他同龄人相处,这对于幼儿性格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幼儿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游戏,同时这游戏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综合考虑学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利用教学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反对说教的办法对幼儿进行一味的灌输。

二、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视。

虽然国家和政府对这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多缺陷。

一般情况下的实际情形是:在主观认识方面得到了重视,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忽视了结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切实的结合。 造成这种情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机构和教师、儿童家长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及认识上的缺失导致行动力的不足。其实,心理健康是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并不是单单指儿童的个性或者思想品德,但是很多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把其混为一谈,追求过于片面,没有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没有认识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借鉴的是中小学方面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在教育上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学前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论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于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地分析,遇到问题无法通过正确的手段来解决,也无法对儿童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正,更不用说对有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见和干预。所以,学前教育急需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改善目前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使幼儿心理问题能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提高教师的素质。作为一个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灵活、合理运用。

另外,作为学前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自身心理健康。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对周围教学环境造成影响,对于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来讲,当然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影响。如果教师自身存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或存在心理缺陷,那么就会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7411605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