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历史背景

2022-09-20 06: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陋室铭历史背景》,欢迎阅读!
历史背景,陋室

刘禹锡被小人逼得忍无可忍,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年年入选语文课本~



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篇骈《陋室铭》,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就的,文章的作者是刘禹锡。

提起刘禹锡,自然不能不提他的诗豪之名。称他为诗豪,其实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刘禹锡的诗风俊朗、境界开阔;另一方面则是指他的为人,文如其人,他性格倔强、为人直爽。

刘禹锡的经典不少,而且每一首都别具一格。其它文人悲秋伤秋,他却写了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诗中最具豪情的咏秋之作;

吃了23年苦头,连白居易都看不下去,专门写诗为他抱不平,但他却随手回了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他来说人生永远充满希望。

写《陋室铭》前,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做通判(一说刺史),当时他的情况可以用虎落平阳被犬欺来形容。

当时和州有个姓策的知县,听闻这个昔日大才子被贬到自己辖区,便多方刁难他。

按当时的规矩,刘禹锡应该住衙门给的三间大屋内,但策知县却故意将他安排在城南的一个宅院内。


刘禹锡对此泰然处之,他见这个陋宅面朝大江,就在门上题了一副对联,名为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从这个对联来看,可谓是字字珠玑,满满的桀骜不驯。

策知县知道这件事后,气得不行,于是又将刘禹锡安排到城北的一间更简陋的房子居住,这次的房子只有一间半。

但刘禹锡一样不怂,安安心心地住了下去,因为房子临小河,所以他在门口再题一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不得刘禹锡这般得意,又让他搬了一次家,这次的房子更小了。就是在这间小屋,刘禹锡写下了千古绝唱《陋室铭》

写了也就算了,诗豪还觉得不够过瘾,请人将这篇文刻写在石头上,端端正正地立在房门前。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感受一下诗豪的霸气: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是一篇被小人逼出来的千古绝唱,年年入选中学课本,其霸气指数更是1100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全文仅是开篇两句就已经够惊艳了,刘禹锡从山之名,水之灵开始落笔,将这间陋室与众不同之处娓娓道来。

其间他一共说了数个理由,可谓有理有据。首先因为自己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其次陋室旁边的风景也是不错的,草色帘青;最后出入陋室的友人也都是鸿儒之辈。这3个理由,层层递进,霸气地让人无法反驳。

纵观全文,刘禹锡的霸气终究与一般文人的嚣张不一样,他的霸气来自于内心的自信,充满着思辨性,所以他的文章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一样能充满着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2c5e0c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