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

2022-07-07 11:3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最好的老师》,欢迎阅读!
老师,最好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二、 教学重点

深刻体会做人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一个重要道理。

三、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猜谜,导入新课

1、师:根据老师给出的三个要求,同学们猜猜他是谁?①他是一位男老师;②他是一个个性独特、教学方法怪异的人;③他还是“猫猬兽”这种动物的创始人——————————怀特森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这样一位独具特色的老师——我最好的老师。(出示课件) 2、词语小盘点

指明学生读:编造、破、强调、颅(lú)骨、驳倒、论证、权威、糊(hù)弄真伪(Wěi)、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侃(kǎn)侃而谈

(注: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讲话;破绽: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出人意料:超出人们的预料;饶有趣味:饶,丰富、多。指很有趣味;目瞪口呆:指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二) 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1(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讲怀特森先生)大声朗读课文,课文到底讲了关于怀特森先生的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跟大家说说。(或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

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方法,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2同学们找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都在讲“猫猬兽”这一事件的?(全班齐读,其中指明一名学生朗读怀特森先生的话)

3面对由“猫猬兽”引出的一连串事件,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

4从这个“猫猬兽”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看法。同桌间相互交流。

5怀特森先生给我们上了一堂子虚乌有的课,致使全班学生的测验都为零分,而且还要记录档案。在座的同学们评评理啊:“这么坏的老师,为什么作者还说他——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评析句子:怀特森先生的 “好”(好在哪里)。重点讲述567段的相关语句。

1 “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第5

(这是怀特森老师通过这一堂关于“猫猬兽”的课,想要告诉学生的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2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

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②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第6

①(这里的“冒险”是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

②(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怀特森老师创造和营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论证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精神。

3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

本,也不要迷信权威。”——第7

(书本、权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子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种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

6那同学们喜欢这样一个“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极具个性的老师么?并说明理由。

7同学们在生活中或是在书籍中有无发现类似的“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说出来大家一同分享分享。 附:课外资料: 第一个小故事: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


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8板书: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权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47a50808a1284ac95043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