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

2022-10-28 20:22: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最好的老师》,欢迎阅读!
老师,最好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序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我最好的老师》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正确、通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2.教材分析

《我最好的老师》是人教实验版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3.学情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突首先是视觉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冲突: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突: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


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是对他们多年来一种思考方式的挑战。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从“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两个方面来研读、探讨课文。

3、通过研读课文,提高认识: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4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我对怀特森老师的赞扬和对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的认同。 评价任务

1、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 2、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复习导入

活动一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1、引出课题做铺垫,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凝聚课堂。



活动一

1、齐读课题

1六年的学习中,你经历了很多

2学生边读边思考

位老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心目中的好老师 么样的?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6ebf0071fe910ef12df8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