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黄冈杯”一等奖

2023-03-10 20:32: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黄冈杯”一等奖》,欢迎阅读!
黄冈,凸透镜,成像,一等奖,探究

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市八初级中学 王建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像。

2)知道物距和像距。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中互相配合、相互交流,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资源

光具座、光屏、蜡烛、透镜、发光东方明珠,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情景

出示东方明



活动

接收像

情景 教师演示实验

实像,物距和像距

活动 学生实验12



活动

PPT数据

分析





五.教学流程



活动 解释现象

情景Ⅰ 出示东方明珠。


活动Ⅰ 同学接收东方明珠。

提问:

1)你看到光屏上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原来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吗 (不是,是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像)

2“光屏”上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从何而来(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的) 3)实像的概念 情景Ⅱ 演示实验

老师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设问:什么因素影响凸透镜成不同的像呢

同学猜想(学生讨论得出:可能与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也可能与凸透镜焦距有关) 活动Ⅱ1 有了猜想我们就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也就是说用实验来找出什么条件下物体成放大或者缩小的像。

A介绍实验器材——光具座,左边是发光二极管(发光物)高度3厘米,中间是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它的位置不要调节。右边是有刻度的光屏。光屏的刻度,可以先测出像的高度,从而知道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B.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好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 C、如何让像成在光屏中央,以及怎样判断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找规律要多组数据,改变物距后,找到缩小的,大小不同的像 2)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同学先讨论实验方案,再进行试验。并在学案记录表一中分别记录物距与像距和成像情况。一半同学进行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实验,一半同学进行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实验,并分别记录物距与像距。 3)数据采集、处理并交流:

学生实验1:——探究已知焦距的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学生实验2:——探究已知焦距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规律。

活动Ⅲ 数据采集、处理并交流: PPT数据收集和分析)

A把实验得到的倒立、缩小实像的物距与像距分输入电脑。数轴上呈现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物距、像距集中在某一范围。归纳结果(引导学生由数字关系过渡到图像关系) B提问:这些物距、像距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所成像的性质是否相同那么这些物距、像距所在的范围有无共同点呢(引导学生由图像关系过度到文字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 物距大于2f,像距在f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8d02c7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