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三)

2022-03-19 13: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诗三首(三)》,欢迎阅读!
杜甫

八年级语文学案 班级 姓名



科目 语文

课题

《杜甫诗三首》(三)

授课时间 设计人

李飞燕 陈海云 牛刚 郭燕妮

序号



每日一语



《石壕吏》 文言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1、绝 会当凌绝顶( 夜久语声绝( 2、一 妇啼一何苦( 一男附书至( 3、前 听妇前致词( 天明登前途( 课堂学习 《石壕吏》

一、诵读——感知诗意

1、学生听读配乐诗朗诵《石壕吏》,提示学生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二、自读——整体把握 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歌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语言概述老妇家每个人的遭遇。



2、这首诗的重点讲的是什么?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 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刻: 2、说明战争之惨烈: 3、说明战争破坏之严重: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 四、自主质疑,深入探究

1、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

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诗人的沉默该如何理解?

4、文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从“望岳”到“春望”“石壕吏”,杜甫的诗歌风格有何变化?

课文精段赏读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解释加点的词。 ⑴三男邺城戍 ⑵二男新

战死 ⑶请从吏夜归 ⑷犹得备晨炊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老翁逾墙走 ⑵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⑶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3、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












4、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是指 两人发动的叛乱。本诗 为线索,以 为顺序,围绕

一句展开故事。

6、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新安吏》(节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无丁?” “府贴昨夜下,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解释词义:

①更: ②次: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3、“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你认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________

4、“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链接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跟踪检测

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⑴三男邺城戍 生活贫困 ⑵二男新战死 战争惨烈 ⑶出入无完裙 兵役苛酷

4、填空。

1杜甫是 朝伟大的 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 称他的诗为 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2《三吏》《三别》分别是 3《石壕吏》是一首 诗,以 为顺序。中心人物是 ,事件 5、搜集杜甫的诗歌名句(至少五句)




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CA项“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配偶;B项“青春”文中指春天的美好景色,今指青年时期;D“却”诗中指回头,今表转折,相当于“但是”C项“放歌”古今均指放声歌唱的意思,故选C2、通过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如“涕泪满衣裳”的神态、“漫卷诗书”的动作、“喜欲狂”的心理,无一不真切地体现出诗人的“狂喜”之情。3、⑴收复;⑵胡乱地。4、白天放声歌唱还要开怀畅饮,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还乡。5B(诗人喜极而泣,这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恨真切,很感人,不是夸张) 《江南逢李龟年》

1、当年声名之盛,恩遇之隆。2、眼前的相遇情景,暮春时节,江南;3、杜甫与李龟年是旧相识。4、诗人以百花凋零象征世运的颓废,社会的动乱和李龟年与诗人自己飘零流离,饱含了深沉家国兴亡之感、身世沦落之悲。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新安吏》1、(1)岂 2)挨次

2、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3、客即杜甫

4、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中考链接《江畔独步寻花》 1、满、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课文精段赏读

《春望》1、春天登高远望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国都长安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那个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借写景痛切地传达了忧国伤时的感情。4、诗人因为忧愁而经常“搔”头,使满头白发越来越短少,稀疏得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诗人者一年仅45岁,其苍老之态如此,可见他忧国、伤时、思家之切。5CC项:“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唐王朝为平叛而发动战争是正当的,杜甫他支持平叛。所以说“憎恶唐王朝发动战争”不妥,故C错) 《石壕吏》

1、⑴防守; ⑵最近; ⑶请让我; ⑷能够。

2、⑴老翁越过墙逃跑了;⑵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⑶赶紧(带我去)应征河阳的劳役,还来得及准备明天的早饭。 3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的境况,说明这一家人已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诉说家中的现状。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人自请应役。 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安禄山,史思明;诗人的见闻感受;时间;有吏夜捉人。 6、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8f99a08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