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说课

2022-07-09 20:4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农业说课》,欢迎阅读!
地理,高中,农业



第二届“和谐杯” 稿

高中地理农业专题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人教版地理的农业专题。我们知道,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尤其是粮食短缺,关系民生。我们首先来看一段短片(视频播放)。所以,高中地理对农业的学习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就对农业专题分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课程标、教材分析、知识结构与内在联系、高考要求和教学建议。(片2:说课内容知识树)

一、 课标分析

我认为:课标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我们首先来看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和建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地理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而农业知识集中分布在必修二第三章和必修三区域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农业专题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较多,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

具体来讲,农业包含以下三大方面七个知识点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每部分,要求明确,层次鲜明。主要是:分析,举例;分析和了解,这些行为动词比以往教学大纲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意图

研究课标是为了把握教材,接下来我们来看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意图,这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内容。

从横向上看,农业区位因素是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而学习了结构较为单一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学习结构更为复杂的区域农业打下坚实基础。可见,教材在编排上层层深入,而且作为重点的农业地域类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纵向上看,农业涉及的基础知识还有初中地理:农业的分布,以及初中必修一自然地理中影响农业的气候、地形、水源、人口等要素。农业知识还应用于选修海洋环境、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农业知识纵贯初、高中内容。但初中内容侧重于“有什么、在哪里”,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高中内容必修二侧重于“为什么”,重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技能;必修三侧重于“怎么办”,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觉得只有站在了全局的高度上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才能在对每部分内容实施教学时,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细读课文,我还发现无论是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还是区域农业的发展教材中都隐含着一条内在的思维线索。



1




如:充足的雨热等自然条件,加上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适合农作物种植,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合牧草生长往往形成畜牧业分布区等,不同的分布区中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出现了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而谋求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如: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投入等对策。我感觉对农业学习和研究的思路豁然开朗。那就是:一个地区有什么条件——进而如何布局——产生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和发展。这条思路指导着我们研究某一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同时它综合性强,备受高考题的青睐。如:09年全国文综卷就考察了厄瓜多尔鲜花种植的条件,就是本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借此,我们就要回扣基础,总结方法和规律。同样,依据考试说明和高考考点把农业其它内容进行一一梳理。做到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研究了课标、教材和考点之后、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本着一标多本的原则,将本部分内容与其他版本进行了比较,集各版本的优点为我所用。 (1) “人教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体系完整,图片丰富(比苏教版的多一些,选用的都是实际观察到的图片【如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图片等】)—版块设计,利于教学(版块适合学生的学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多资料和信息,减轻了课后寻找资料的负担)--语言优美,创设情境—习题创新,步步深入。

但是教材中知识点面面俱到,过细,偏深。如果不进行整合、删减,每节内容都讲授,课时就不够。

2 “苏教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目标明确,导图鲜明(特有)--习题丰富,设计独特—内容更新,时代感强—语言简练,图文并茂

3 “北师大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系统性强,史料丰富--版块分层,图片清晰(每章有这样几个版块:“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思考”、“讨论”或“复习题”等)插图新颖,生动活泼--活动明确,贴近实际

上述各个版本的教材都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结构,减少了许多繁、旧、杂、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于各个版本教材各具特色,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应该坚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略。

所以,农业在内容上又增加了“北师大版”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选择性补充了13农业地域中人教版没有的热带迁移农业等。同时,我在教学上采用了人教版的知识体系,采用了苏教版的习题和北师大版的图片。他们帮助我实现了教学设计的优化,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视野。

2.教学目标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为使教学顺利完成,我制定符合课标、教材、学生实际的三维



2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 B. 过程与技能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基础知识的达成的同时,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应实现的技能目标有三个,这是我在施教过程中重点培养的。在达成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作为教师应该始终引领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正确的情感目标,确立了三维目标后,为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我们进一步确定教学重难点。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在实施地理教学时,我觉得作为教师应牢牢树立课标为纲领,以学生为根本,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创新思维,科学施教。下面,我就本专题的重点<<农业地域类型>>的突破为例,阐述自己的教学建议。我们首先来看本节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气候、条件和特点。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农业的分布和区位因素,所以前两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记忆即可,后两部分是高考的重点需要学生讨论探究。但是,传统的小组合作探究存在以下困惑。所以我在这方面加强了研究,创立了“刨根问底”教学法。

一、 自主学习摆在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充分自主学习。分两步:第一步,参考

预习学案自主梳理;第二步,课上前10分钟,学生带着问题式学习目标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梳理,并找出疑点,以便合作探究和刨根问底。同时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知识要跟上检查,我采用的是打擂台式的方式:也就是一组提问二组,如果二组回答出来,给二组加分,如果二组回答不出,则给一组加分,这样学生都提问平时基础不好的学生,迫使他们也当堂记住。

二、 小组构建要精妙。在讲授《农业地域类型》一节中根据目标,我一共设计了5个问题,

其中包括一个小组事先到黑板绘图;四个小组进行现场讲解,题目如:找出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并分析原因;分析当地农业的特点和条件等这些既有深度又思维发散的题目;还有一个小组为“刨根问底”栏目组,专门为前面讲解小组进行刨根问底。合作学习重参与。为调动学生参与度,我采用如下措施:①要求全体学生起立讨论。②采用抽签方式:我事先按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给每个小组成员编号,然后



3




采取抽签方式,小组需要回答的问题要抽签,小组内几号同学进行展示,也要抽签,诸多不确定因素,致使每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讨论探究中来。③学生进行点评,重点点评书写、答题的方法规律以及展示学生的个人表现,满分5分。 三、 “刨根问底”显精彩。“刨根问底”栏目组现场提问,

四、 按所提问题的质量和数量附分,如:学生提出:季风水田农业市场是不是广阔?如果

讲解员回答不出,则可拨打“组内热线”,请组内其他成员帮忙,本小组回答不出的,则可由其他小组抢答加分。这样,一方面,保证每个小组必须深入探究,因为,“刨根问底”小组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其他组又要经得住考验,必须熟读课文,理解到位;另一方面,这样极富挑战性地现场回答,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最后经过上述精心布置安排,学生经过自主学习、8分钟讨论,进行现场抽签,画图讲解、刨根问底、之后教师精讲、点评。最后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要求学生交换批阅并附分)

最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测验得分,计算出各小组课堂最终得分并加以奖励。同时,我还将这一教学法进行了扩展应用。如:我要求把每个小组的编号写在和课前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本上,每个小组的一号同学按编号顺序负责收交,这样,教师只需浏览一下编号即可查出哪部分学生没交作业,同时对

2.说评价建议

在这一节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打擂台式提问等方式达成了基础知识的目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黑板画图、当堂讲解、现场答辩等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发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在是通过学生分析家乡的农业与教师播放视频美国的现代农业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找出了差距,寻找了对策,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目标。 3、说课程资源(片13:课程资源知识树)

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搜集资料、用心备课,就一定能打磨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来。。在实施本专题教学时,我主要参照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愿与大家共享。

1)课标:《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2)教参:人教版、地图版等《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 3)网站: 4)学案



4




5)课件

6)教具:教学挂图、模型、图片等

其实,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没有。本单元教学亮点在于教师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以活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推理中领会知识,在思考中构建概念。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愉悦。

以上就是本人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农业专题》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再见!(片14:片尾)

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4a85d7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