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绘画兴趣

2022-10-23 09:4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绘画兴趣》,欢迎阅读!
绘画,小学生,兴趣,培养,如何

如何培养小学生绘画兴趣

作者:张赋俊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8



你知道每个孩子都有绘画的天才吗?我们这个世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有趣、新奇和多彩。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产生绘画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萌发兴趣

良好的美术学习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感,激起其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管原因。”当学生产生了这种学习动机时,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如:教色彩风景画时,我采用在美术课中播放音乐片段,首先放“动人的景色”,那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人了美丽的大自然,唤起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激情,然后出示色彩画,对照讲解绘画与自然的不同。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必须一丝不苟地去临摹范画,只要学生画出了这种形象、生动的趣味性教学活动,能激起学生形象思维,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画境表象,产生创作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创设情境必须因教材而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而异。

二、抓住时机,激发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后,如何把这种兴趣长期保持发展下去?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我就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逐步增加难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爱听有趣的故事的特点,采取了以故事的口吻讲述。如:教一年级学生认识平面基本形状时,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案,我先告诉同学们:“今天这四位小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大家来看一看他们谁长得最漂亮呢?”引导学生逐一观察、比较、讲述,了解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让他们记住四个图形的名称。在学生认识基本形状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其他各种不同的平面基本形状都是由圆形、三角形、方形变化而来的。我们在画简笔画,将各种不同物体的形状概括归纳出近似平面的基本形状。比如:有些花和花叶近似于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绘画时,可以用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去表现。然后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让他们在作画过程中积累感性认识。这样的教学安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认识平面基本形状。对儿童有很大吸引力,不觉得枯燥,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焕发起学生强烈的绘画欲望,达到绘画最佳心态。

三、变换形式,提高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既要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绘画知识和技能,还要给他们留有发挥想象力的余地。比如:画一条河,启发学生加快想象:“河岸上有什么?”“天空有什么?”“河面上有什么?”“我在什么地方?”—— 等。逐步使学生积极思维,展开想象,耘 形象。教师示范后,让学生自己添加一些景物,组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融洽的氛围中初步尝试创作的滋味。这一点,让学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局限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独立作画的兴趣。我始终本着这一点,让学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受任何绘画条条框框的束缚,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能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充分反映其童心,显出稚拙的美。

四、竞赛评比,发展兴趣


要使学生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仅靠课堂内的教学是不够的。于是,我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利用自然环境、自然物,开展美术活动,除此之外,我利用每一次课外活动,搞一些小型多样的竞赛,开展的形式有:

1.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环境美化活动,开展班级间的室内装饰比赛。

2.命题画比赛。

3.想象画比赛等。

当然教无定法,指导学生绘画方法不止这些,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加深对祖国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兴趣,而且兴趣不断得到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b9c3e46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