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3-01-09 10:4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欢迎阅读!
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对策,现状,建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作者:孙丽坤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

摘要: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形势下,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提高建筑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中心,加强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根本需要。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才能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 1 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和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没有给予财务管理足够的重视。还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管理思想落后,不注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使得企业的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对生产经营的管理上,没有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现金管理不严格,导致资金不足或者资金闲置;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回收困难;存货管理控制不力,导致存货占用大量资金。同时,与国外的一些建筑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法陈旧,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造成成本分析粗略,基础管理薄弱。 2 建筑企业财务控制薄弱

在我国,建筑企业很大一部分采用项目经理制,在项目经理制下,建筑公司总部只负责向项目经理部门提供建筑资质保证、提供建筑发票、收取管理费等。这种体制决定了建筑企业不可能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财务监管,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只重视对现金的控制,往往忽视对原材料、半成品、存货、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导致保管不善、资产浪费损失严重。同时部分大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分权过度,大量的财务控制权力下放到子公司,导致集团母公司无法对公司从总体上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不能从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高度来安排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影响了集团总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财务风险广泛存在

首先,目前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部分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项目投资风险部分转嫁给建筑企业,制约了建筑企业的现金流。其次,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建筑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回收风险和筹资风险。为了承接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但举债不适度会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第三,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筑企业的建筑资金使用呈中长期性,造成大量资金沉淀,资金使用率低,影响资金周转和短期债务的支付,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购建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二、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对策 1、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在新经济形势下,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竞争力,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念是很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树立起现金流观念。简而言之,现金流是企业收到的同时可以进行再投资的资金,是衡量企业财产和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二、树立利润最大化理念。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的最终目标,对于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如此,从而就需求建筑企业加强对收入、费用、资金等指标的控制,致力于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做贡献;三、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环境也日益复杂多变,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坚持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财务预测、计划、控制等作用。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从而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利润,为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四、市场风险理念。由于市场经济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与之相伴随的市场信息也是瞬息万变的,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的利益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自负盈亏的,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取扩大业务量的形式降低成本。对于存在的潜在风险需要那些额外的收益去弥补,特别是对于集团公司领导和财务人员来讲,树立起风险观念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够引导建筑企业科学合理地投资,从而加强对旗下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进行考核和监督。

2 树立风险与收益均衡观念,加强风险管理

获取收益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新形势下我国正在对建筑企业实施结构性调整,企业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将伴随更大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风险与收益均衡观念,即企业不能承担超过收益限度的风险,如果收益既定,就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收集的相关信息设定财务预警指标,编制财务预警分析报告及时调控经营风险,完善投资决策,降低管理和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理清各职能部门的权责, 抓好责任成本的过程控制

责任成本是全员过程形成的, 其管理也是全员全过程。全员控制即: 建立成本控制中 实行权、责、利结合, 指标分级分口管理, 把职工管理和专业管理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网络, 使成本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每个角落, 责任落实到人; 过程控制和管理是指从施工设计、目标成本的制订、施工过程到完工交付, 对工程成本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和所耗费的费用要素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和管理。在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 首先要确定责任中心,按责任成本指标与各责任中心签订经济承包合同, 同时各相关业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订的内容, 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总量控制。一是封存档案工资, 实现新的分配制度。二是实行限额领、发料制度。三是加强机械使用过程中的费用控制, 实行单机核算, 把机械承包和工程施工承包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四是实行内部结算制度。五是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4、加大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监管, 切实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一要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 督促建筑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及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 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正确核算工程收入和利润。对于不按规定建立账证制度, 违反《会计法》 的企业, 列入清理纠正范围, 情节严重的, 采取强制措施, 不提供建筑发票。同时, 监督部门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查处打击力度, 对会计人员严重违反《会计法》的, 依法吊销会计证, 列入会计从业人员黑名单

二要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 这样做不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审计与监督, 更重要的是对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审计当中, 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 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按严格的程序进行, 并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从而降低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总之,建筑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已经到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时代,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稳脚,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对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难题,采取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不断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降低资金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严枫.;;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c1f321df7ec4afe05a1df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