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022-07-17 01:0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欢迎阅读!
杜甫,山水,特点,思想,艺术

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导语:杜甫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共有一千四百余首,这些作品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诗史”的盛誉,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具有突出的现实主义特色。 一、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

杜甫的山水诗,早期作品很少,描绘了祖国名山洋溢着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描绘蜀中壮丽山水景色和风土人情,抒发其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情怀的山水诗,主要是在他寓居成都草堂时期。乾元二年底,杜甫携家人抵达成都,当时成都尚未遭战乱,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稳定局面。第二年春天靠亲友的周济,诗人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他算是暂时安居下来。虽然诗人当时全家生活很贫困,但今非昔比,生活环境变迁,比较安定,使他有可能细致地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创作出不少于以山水田园、自然景物为吟咏对象的清新隽永、恬静淡远的山水诗篇。如《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这是一首很成功的题画诗。(《南史萧子良传》)附:“贲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而读来不像用事,至于结尾语完全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看画时的豪兴,对着王宰的山水图,回想自己年轻时游赏过的吴淞江水,竟想将画剪下,突出地表现了他对山水图的喜爱。又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首联写草堂环境。此处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极目远眺。中间四句写眺望所见景色。“澄江平少岸”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与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在春日的傍晚,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这是写近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为历代传颂的名句。鱼儿在蒙蒙细雨中不时出没于水面,燕子在微风吹拂下,在天空差池飞翻。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


(水泡)(按欢欣跳跃)。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诗人细致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欢欣的动态,借以表达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尾联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

除寓居草堂以外,杜甫在流寓东川梓州、阆州时也写下不少清新可爱的山水诗。如《泛江送客》《上牛头诗》《登牛头山亭子》《野望》《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等都是。 二、杜甫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第一,细致具体的描摹,注重写实和现实美

杜甫的山水诗,注意于精细逼真的描摹与刻画,以再现蜀中山水千姿百态的自然形象。如写铁堂峡的阴森奇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铁堂峡》)草岭的高峻奇险:“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积草岭》)龙门阁的凌空惊险:“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柱。(《龙门阁》)石柜阁的清幽秀丽: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石柜层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石柜阁》)白沙渡的清旷:“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山清,沙白滩漫漫。(《白沙渡》)水会渡的宏肆:“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这一幅幅的图画,摄取的都是蜀地山川实景,描绘又如此穷形尽相,峭刻生新。 第二,选取山水中最鲜明、最富有地域色彩的部分概括描绘,于形象的画面中寄寓家国之思

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山水诗,意象与意境独具一格,最能体现其沉郁悲凉的总体基调。这时杜甫是“弟妹萧条各何在,干弋衰谢两相催”(《九日》)。安史之乱、崔旰叛乱、回纥入侵又使国家濒于崩溃,国难家愁,百忧交集。所以此时的山水诗笼罩着沉重悲凉的气氛。“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积。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江上》)“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这些山水诗的意象多选择夔州特色的高山峡谷、长江大河、以抒发悲秋情怀。在富于地域色彩的自然风光中寄寓时世和人身之悲。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是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意萧森的开阔画面,意象如急管繁弦,奔涌而来;诗句跌宕错落,跳动着急遽不宁的气韵;色调错暗苍茫,


蕴涵着令人窒息的氛围。

杜甫山水诗的时间顺序倒置、相距万里的空间同时出现的奇异现象,艺术时空关系的新结构中竟然成为极合理的事实。人吴沆说:“杜诗句意,大抵皆远,一句在天,一句在地。‘三分割据行筹策’,即一句在地,‘万古云霄一羽毛’,即一句在天……”‘关塞极天惟鸟道’即一句在天,江湖满地一渔翁’即一句在地。(《环溪诗话》)所谓“一句在天,一句在地”,正是这种艺术结构的最主要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515cd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