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歌还给诗歌

2022-04-02 01: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把诗歌还给诗歌》,欢迎阅读!
诗歌,还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把诗歌还给诗歌

作者:邹磊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9年第08

一直困惑于诗歌教学。

常态课中可能《宋词两首》一节课都能搞定。学生背诵肯定抓得很死,但是学生的领悟层次、记忆保鲜度、运用水平,都大打折扣。学生毕业不多久,笑称把知识全都还给了老师。 再一方面,学生的诵读水平在退化,试看,早自习有几个学生在那里自由主动发自内心地诵读诗歌,他们缺乏对诗歌的敏感与体悟,好端端的诗在我们教师平庸的言说里丧失了大部分的魅力。

我认为,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你不能没有诗意。

首先要喜欢诗歌。喜欢诗歌的人必然喜欢朗诵诗歌,在某种意义上,诗歌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吟诵的,所以,我确定以学会朗诵作为教学目标。还有,我联想到了自己爱上诗歌的历程,主要原因竟然不是课堂而是媒体,特别是电视上很多大腕的朗诵,确实使我很受感染和鼓舞,在底下就会默默地模仿,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感觉到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化,那种感觉很爽。

大学时期,中文系有专门的朗诵课。曹桑老师水平很高,言行举止也像个高人,她总是穿着类似安瑞井那个品牌的衣服,挂一串大大的佛珠。上她的课绝对是享受,不像文学史课程那样就知道个皮毛,更不像文艺理论那样抽象,形象永远大于思想。曹老师就是给我们范读,然后一起赏析文本,一段一段地教我们如何理解,如何发音,如何断句,再留给时间让我们自由朗读,她随机提问。每次都陶醉于她的出神入化的声音,她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那么平淡的词语、句子,毫不入眼的小散文经她那么一读,是那么地有味道。

比如我们小时候学过的《海上看日出》,那是多么一般的文字,经她一读,就有意境多了,苍苍海山、漫漫海雾、彤彤红日映入你眼帘。 再比如朱自清《匆匆》,她的朗读真的把我带进了朗诵的殿堂,潸然泪下可能是夸张,但能让你窥见心魂反思入定。毕业将近十年了,《匆匆》我依然还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人家都说中文系不用老师,自学就行,这句话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至少在朗诵这个事上,没有那些供我模仿的大腕朗诵,没有我的曹桑老师,就像师傅带徒弟那样,手把手地教我,我想我永远也不懂得朗诵的高妙,永远也不会深切地揣摩语言文字本身的魔力,读不出诗歌的来。 因此,在教上阕时我侧重于教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eba0dc6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