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

2023-01-09 01: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古诗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欢迎阅读!
修辞,古诗,赏析,文中,方法

古诗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

关于古诗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 . 比喻

1.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借梨花喻雪。

3. 《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4. 《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静影沉璧”借“璧”喻水中的月影。

. 借代

(一)全体代部分

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借“武陵人”代武陵某一个人。

2. 《曹刿论战》:“肉食者”借“肉食者”代大官。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借“故人”代孟浩然。

(二)部分代整体

1.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借“鸡黍”代饭菜。 2. 《岳阳楼记》:“锦鳞游泳”借“鳞”代鱼。

3. 《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借“三虫”代各种寄生虫。 (三)借相关的特征来代替

1. 《陋室铭》:“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借“白丁”代普通百姓。

2. 《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

3.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

方。

4.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借“黄发”代老人,“垂髫”代


小孩。

5.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借“丝竹”代管弦乐器。 (四)以官名、地名来代替

1.《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借“益州”代蜀汉。“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借“侍中”代郭攸之,借“尚书”代陈震,借“长史”代张裔,借“参军”代蒋琬。

.互文

指上下文文意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遇到互文时,翻译要特别留意。

1.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并非只能东市买骏马,不

能买长鞭……而是在东西南北市买骏马长鞭等。

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口

3.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是不以物、己喜,不以己、物悲。

4. 《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应理解成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

. 顶针

标志是下一句的第一个词与上一句的最后一个词相同。

1.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2.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排比

1. 《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

2. 《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11707c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