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

2022-08-12 04:20: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指导》,欢迎阅读!
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历来是语文教师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和我校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大而空、无体系、低效能的现状,向大家介绍作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供我校语文教师参考。

一、基本模式描述

1、激发情感,话题揭示;2、思维点拨,目标定位;3、片段训练,素材交流; 4、例文引路,精要点拨;5、布置题目,目标习作;6、列出题纲,拟稿誊写。 二、基本模式解说

1、激发情感,话题揭示:首先是激发情感。作文是学生情感的表达,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作文的愉悦。激发情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也可以用情节跌宕的故事,更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或展示学生的美文佳作等,以促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话题揭示主要指本节课训练的重点。教师在激发感情的基础上,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让学生心中有数。

2、思维点拨,目标定位:作文是一种语文的综合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作文知识和作文技巧,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两篇甚至许多篇作文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作文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眉毛胡子啥都抓。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找一个窍、练一个点、布一个局、搭一座桥”的全新作文教学理念;形成将写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让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的系列的全新的作文教学策略。每学期学生习作要训练哪几个重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将这几个重点分散到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先搞专项训练,然后再搞综合训练。同时,这个目标要和语文教材结合起来,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作文要求基本上就是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内容。

3片段训练,素材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所学习范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段训练。例如:在学过范文的开头与结尾行文的方法指导后,出示一个相关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开头结尾的写作训练。采取多种形式交流片段习作,然后根据思维点拨的要求进行点评。当学生找到素材后,要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素材交流,并按训练要求进行素材的赏析和评说,去其不适合的,提炼出与主题有关的新颖材料,供学生相互借鉴。

4、例文引路,精要点拨:作文指导最忌空洞的说教。学生最喜欢的向他们展示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相接近的美文佳作,这些美文佳作不仅能帮助学生再现生活原貌,而且能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给他们的作文训练提供一定的方法技巧。因此,作文指导课要用例文引路。例文的来源可以是课内外的名篇名段,也可以是学生的美文佳作,更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章。“引路”之后,教师要结合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对例文进行精要的点拨,为学生下一步的有效模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注:关于例文引路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必每节课都进行,这一环节可以在学生动笔写作前进行,以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也可以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草稿修改

5、布置题目,目标习作:布置题目要按照命题的要求进行命题,不要大而空。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写,且能写出真情实感,同时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是引领学生回忆和再现生活原形(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生活发现美的素材,以解决作文没啥可写的问题。出示文题————读懂题目审清题意———把握角度确定文体————明确主题选择材料———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这里主要解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


问题,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交流,这一环节的指导九年级必须进行,其他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6、列出题纲,拟稿誊写:学生在拟稿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拟稿。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养成列题纲的习惯,然后限时写作,快速成文。切忌拖泥带水,使学生养成不交作文的坏毛病。



作文讲评课教学模式

、教师批阅,掌握学情

教师收上作文后,快速翻阅,根据此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印发范文和供修改的中档作文各一至二篇。

二、学习范文,品读赏析

教师讲解本次作文要求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领学生阅读优秀范文。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范文的可借鉴处,总结写作规律。

三、修改中档作文

学生阅读分发的中档作文,对比优秀范文,指出文中存在的明确不足,并进行修改。通过学生个体的修改行为发现中档作文与优秀作文存在的差距,掌握作文“提档”的方法和诀窍。

四、学生互相修改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和自己对此次作文的再认识,全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必要时进行二次重作。

五、布置作业

重做上次作文或安排同类型的写作练习 六、检查反馈

教师课后再次将作文收齐,检查修改、重写情况并向学生反馈。

作文批阅常见形式及评语

眉批式:对作文局部的优缺点及时地加以提示,以引起作者注意;

行批式:针对文章的遣词造句用一词一语表明评者的态度,引起作者注意; 总批式:针对整篇文章所写的评语。写这类评语应尽力作到一分为二,肯定长处,指出缺点,说明修改方法。既评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技巧,又评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全面评价文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突出一两个重点,忌面面俱到,不疼不痒。

作文评语的写法一般要从学生习作的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以及书写上作出中肯的评价。

1.中心:有没有离题,按照题目要求来写。

2.选材: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真实,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新鲜有趣。 3.结构: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楚。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4.表达:①记叙文有没有把事情讲清楚,写完整。写景文有没有把参观游览顺序写清楚。②详略得当,重要的人和事情详细写,不重要的地方简单写

5.语言:①句子是否通顺、准确,病句少。②有没有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手法。③有没有运用成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诗歌等优美词句.④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6.书写:①字体是否工整,错别字少。②卷面是否整洁干净,涂抹少。 作文评语集锦大全

一、内容:


1.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2.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3.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4.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5.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6.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7.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9.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10.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1.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2.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3.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4.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5.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6.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5.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二、主题:

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2.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4.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4.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5. 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6. 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7.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三、情节:

1.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2.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4. 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5. 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6. 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7. 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8. 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9. 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四、修辞:

1.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2.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3.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e7ab03bb4cf7ec4bfed0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