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化用古诗名句 增强作文文化底蕴

2022-08-21 21:1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妙化用古诗名句 增强作文文化底蕴》,欢迎阅读!
名句,古诗,底蕴,巧妙,作文



巧妙化用古诗名句 增强作文文化底蕴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国古代诗歌薪火相传,前人给后人影响,后人运用变化,又造出许许多多美好的句子来,正如宋代朱熹所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种模仿创造,就是化用。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化用了屈原《国殇》中的子魂魄兮为鬼雄”; 李煜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化用了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毛泽东亦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前人诗句一经其点化,往往境界顿然开阔,原意趣旨大不相同。比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一唱雄鸡天下白就是化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但李诗抒写的是个人忧怀,毛泽东的词句表现的则是全国人民迎接光明的欣喜之情,其境界超拔得多。



20093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其中明年春色倍还人语出唐朝诗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诗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的万物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温家宝巧妙化用,给人们带来了融融的暖意和春天的气息。



纵览全国历年优秀作文,不难发现,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做到这两点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化用诗词,用诗词打扮自己作文的语言,用诗词为文章增加文化底蕴,用诗词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作文中用好诗词的途径很多,或是利用诗词巧拟标题,或是妙用为题记,或是化用诗词故事、意境、结构构思自己的作文。高考优秀作文或引述或点化古诗名句的例子俯拾皆是,真可谓淋漓酣畅,自然贴切,兴意盎然,最后达到了至情生辉的效果。



2002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2004年重庆考生《独上高楼》借李白、苏东坡、辛弃疾三位诗人抛开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了历史的期许”,一唱三叹,寓哲理于其中。2008年福建考生《人生三境》以少年不识愁滋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来表现少年人钟爱的特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来表现中年人喜苦甜参半的特点;宠辱不惊”“花开花谢来表现老年人生活乐于闲适清淡的特点。



笔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引导学生加强古诗名句的积累与梳理,导他们学以致用,适当、巧妙地将所积累的古诗名句运用于作文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佳作层出不穷。举例如下:



而我读你,读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大千世界,深知少壮




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时间观念,从此我再也不会凄凄惨惨戚戚地埋怨光阴一去不复返,而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前,挖掘柳暗花明的那一个村。尽管病树在前头,但我坚信周围万木春。当然我也有感到失落的时候,因为你的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足以让我暂凭杯酒长精神我的前途一路都有阳光,正如你所说的一江春水流,万点黄花坠”,老骥尚有日行千里的壮志,而我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就更应该拥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那一股豪情。(学生习作《读你》)



闻着书页上的墨香,默默的读着那一排排的文字,品味着其中的情节,为书里的人物命运而欢乐或悲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慨叹,金戈铁,气吞万里如虎而高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发几声叹惜。这些不就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吗?每当这时,相信你会由衷的感觉到,读书是一种特殊的情趣,让人体味到一种超然的享受。(学生习作《读书就是生活》)



成功往往在下一个转角,只要你坚持;幸福总是在暴风雨过后,只要你相信。像在困难中会遇到转折一样,我们也有权利相信:柳暗花明,终有一村。(学生习作《柳暗花明》)



诗化语言的积累取之于生活这一活水。只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还是能找到很多作文素材。课内古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常识的积累,有助于作文素材的积累。注重对古诗本身及古诗所蕴涵的文化背景的积累,注重对古代圣贤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定能使学生受益多多。人心各异,如同其”,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小世界,对于生活的感悟也是不同的。只有在生活中多准备些锦囊”,博采众长,重视积累,才能活学活用,在作文中才能厚积薄发。



当然,在作文中化用古诗名句,前提条件是符合文章思想感情的抒写,我们反对纯粹为了语言出彩和增强文化底蕴而不加选择地胡乱化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8c71c649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