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观后感

2022-07-21 01:2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观后感》,欢迎阅读!
鹤琴,观后感,幼教,中国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观后感



近期,我观看了《中国幼教之父一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它不仅包括课堂上阅读、探究、练习、复习、改错等。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好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叫天性。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动的特点,给学生充分动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也是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对于学生而言,不让学生“做”学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学生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正是基于学生的“动”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动”得有序,“动”的有效,甚至高效。

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学生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所以,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组织和教给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


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正是基于学生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提出来的。在教学中注意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宣传片展现了家长和教师坚守岗位、倾情奉献的精神风貌,向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和情感与教师疫情期间陪伴幼儿和家长共同成长的精彩瞬间。鼓励家长陪伴幼儿一起学习科学防疫知识,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通过高质量的游戏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宣传教师与幼儿及家长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为开学返校做好防控准备等方面的工作,展示教师疫情期间陪伴幼儿和家长共同成长的精彩瞬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38def5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