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022-06-26 11:4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欢迎阅读!
蓬头,稚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中唐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赏析:这是一首以孩童日子为体裁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孩童的体裁比较少,因此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说、描绘,从外形下笔,是实写。后两句诗偏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艳丽的颜色,没有故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平浅易的叙说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心。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逼真。冲弱,小孩也。“蓬头”写其表面,突出了小孩的天真调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垂钓。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描摹不加点缀,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天然心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姿势,草映其身,行动情形,如在当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能够想见小儿不拘形迹

1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地聚精会神于垂钓的情形。“莓苔”泛指贴着地上生长在阴湿当地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只能够晓得小儿挑选垂钓的当地是在阳光稀有人迹罕到的地点,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较为抱负的垂钓去向,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该人”做了衬托。“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关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接受联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仍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冲弱惧怕应对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思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敏聪明。他之所以要以举措来替代答话,是惧怕把鱼惊散。他的举措是“遥招手”,阐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然置之。他在“招手”今后,又如何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幻想中的事,诗人再没有告知的必要,所以,在阐明晰“遥招手”的缘由今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经过以上的简略剖析能够看出,前两句尽管着重写小儿的身形,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尽管着重写小儿的神态,但在第三句中依然有描绘举措的生动的翰墨。不失为一篇情

2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形交融、形神兼备的描绘孩童的佳作呀!

3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4cc21b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