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意思赏析

2022-04-13 18:1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意思赏析》,欢迎阅读!
蓬头,稚子,垂钓,赏析,小儿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意思赏析



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





垂钓》意思 | 赏析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 面貌青嫩的小孩在河畔学垂钓, 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 小孩不闻不问地摆了摆手, 惟恐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鉴赏

作者:佚名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小孩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诗写一 蓬头稚 学垂钓,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向小儿挥手,想借问探询一些事情,那小儿却 怕得鱼惊不该人 (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 ,真是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形神兼顾,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绝不亚于杜牧有名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 ,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 蓬头 写其相貌,突出了小孩的天真调皮,天真可爱。 是钓丝, 钓鱼 即题目中的 垂钓 ,也就是垂钓。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容貌不加掩饰, 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原来面目,令人感觉自然可爱与真切可信。 是这首诗的诗眼。



1

1 / 2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意思赏析



这个小孩子初学垂钓,因此特别当心。在垂钓时, 侧坐 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形,如在眼前。 侧坐 带有任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符合。 这也能够想见小儿不拘踪迹地全神贯注于垂钓的情形。 莓苔 ,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 莓苔 不单能够知道小儿选择垂钓的地方是在阳光稀有人迹罕到的所在, 更是一个鱼不吃惊、 人不暴晒的很是理想的垂钓去向,为后文所说 怕得鱼惊不该人 做了铺垫。 草映身 ,也不不过在为小儿画像, 它在构造上, 关于下句的 路人借问 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由于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 遥挥手 的主语仍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惧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挥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居心计,有韬略,机敏聪慧。小儿之因此要以动作来取代答话,是惧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 遥挥手 ,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不是不闻不问。小儿在 挥手 此后,又如何向 路人 低声私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需,因此,在说了然 遥挥手 的原由此后,诗作也就戛但是止。



在唐诗中,写小孩的题材比较少,因此显得难得。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味。诗中没有绚烂的色彩,没有故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 在平庸简易的表达中流露出几分单纯、 无穷童趣和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形交融、形神兼顾的描绘小孩的佳作。



2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511f2c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