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的特殊心境

2022-05-05 07: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的特殊心境》,欢迎阅读!
承天,苏轼,夜游,心境,生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的特殊心境

作者:陈晓红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3年第07

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尤其是要让学生学会去体会文章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在教学中具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文本价值,值得师生共同分析品味。 一、背景介绍

在进行一篇文章的讲解时,文章的背景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对背景的相关介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是苏轼与好友怀民夜下游玩的闲适的心情,让我们对这种夜游也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看作者写作的背景,我们又怎能体会苏轼内心的豁达与豪爽?苏轼是一个正直的诗人和政治家,这也就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悲剧。当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皇帝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实际上却受到他官僚的排挤,过着一种流放的生活。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让他洗尽了一身的铅华,与家人田园播种,与友人开怀畅饮。在面对这样的困难与挫折时,他没有一蹶不振、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生活。他带月荷锄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他高歌吟唱,体验生活的真谛。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与生活中,才有了他秉烛与好友畅谈游玩,写下这千古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二、课文讲解分析

在对《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把握住讲解的重点,注重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路,让学生移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深刻的去体会苏轼夜游的心境。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在讲解之初对文章背景的相关了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苏轼的那种豁达与乐观的心境。 1.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在学习这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短篇游记时,可以让学生熟读,想象出当时苏轼与好友怀民夜游畅谈的场景。在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时就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意义。

2.播放朗读赏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50f9aa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