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子使楚教学文档

2023-01-05 07:1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宴子使楚教学文档》,欢迎阅读!
文档,教学

11 宴子使楚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A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 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


就派到这儿了。

A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 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A 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B 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智多谋 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4、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4c2a4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