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教学文档

2022-06-04 12:39: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粽子教学文档》,欢迎阅读!
粽子,文档,教学



粽子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结合语境认识“粽、含、剥、胃”等9个生字,注意“粽子”、“箬叶”的读音;用换词法、分解词素法了解“惹人喜爱”、“甜而不腻”的意思。

2、结合语境感知“既……又”关联词语的使用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划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初步了解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初步感悟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揭题 1、我们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很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传统节日都和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吃过粽子吗?谁来介绍一下?(学习生字“粽”)

2、谁还记得我们在什么节日吃粽子呢?(学习第一节)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粽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食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介绍粽子,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的教学作铺垫。

二、 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快速读读课文根据提示说一说。

出示:粽子特有的( )、( )和( )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 )的怀念。

2、学习生字“惹”,理解词语“惹人喜爱”。 3、理解课文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提示的方式渗透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换词法学习词语“惹人喜爱”,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三、 学习2-4

导入:快速看看课文,课文哪几小节写了粽子的形状、颜色和滋味? (一)学习第二节

1、轻轻读读第二节:你感觉粽子的形状怎么样?(板书:特别) 2、出示句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1)学习关联词语“既……又……”。

2)媒体呈现各类粽子,完成练习:粽子的形状真特别,有的像( ),叫 );有的像( ),叫( );还有的像( ),叫( )。

3)理解粽子的顶角、棱、面和三角形。 (二)学习第三节

1、粽子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呢?轻轻读读第三节。 1)学习生字“剥”(注意读音)。






2)理解词语“箬叶”。

2、借助停顿符号把句子读正确。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3、句中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呢?和你的同桌一起说一说。 4、理解、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5、读句子提问释疑。

提示:理解比喻手法的运用、感悟颜色的变化。 6、朗读指导练习。 (三)学习第四节 1、粽子的味道怎么样呢?轻轻读读第四节。 1)理解“甜而不腻”的意思。

2)拓展阅读: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粽子的口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还有一头甜一头咸的呢!我们把它叫做双拼粽。这些粽子味道各异,真是惹人喜爱。

2、不仅如此,粽子的作用大着呢!它有什么作用呢?

1)出示句子: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2)学习生字“胃”,积累月字旁的字。 3)复习“既……又……”的用法。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普通的“三角粽”比较熟悉,但对于“枕头粽”“竹筒粽”等见得较少。因此,对各类各色各样、大大小小的粽子的呈现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形象直观的玛瑙和枣子的比较,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玛瑙的意思,更明白了比喻的形象性。不同层次的朗读更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到了粽子颜色的好看。在“既……又”的关联词语感悟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其一般的运用方法,在朗读感悟中促进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四、总结拓展

1、整体感悟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提示: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 2、引出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出示: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提示:同样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它们连接的词语不一样? 3、揭示下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1)用简单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2)背诵积累课文第二节。

3)摘录文中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4)选做题:了解端午节其它习俗(问问长辈、读读书籍、查查网上资料)。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揭示下节课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既……又”和“不仅……而且”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同时,课文内容的学习不能停留于书本,可以通过询问家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拓展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积累与表达的内涵。

板书: 44、粽子 (祭品 —— 怀念屈原) 形状 特别 颜色 好看 滋味 美极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03970e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