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歌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2022-08-12 19:1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古诗歌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默写,错别字,成因,古诗,应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古诗歌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申英明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11

初中古诗文默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于是老师很重视。能拿到的分数一分不丢。很多老师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可以说屡错不止。于是许多老师采用了罚抄措施,少则几十遍,多则几百遍。学生叫苦不迭,有学生诉苦说一个字写上几十遍,几乎都不认识这个字了。学生厌烦默写古诗,进而怨恨语文,在这种枯燥的罚抄中,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对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以及采取科学应对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错别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这些成因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赘述如下,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一、错别字现象的成因

学生默写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古诗的意义不理解,只是机械生硬地背诵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声音,默写时是根据声音来默写的。当然也有些学生对古诗文的意义一知半解,在默写时,错别字现象仍时有发生。

这种单单记住声音,或者对诗意的一知半解,默写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初中教材需要默写的古诗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安排在每一个单元中,和文言文安排在一个单元,这一部分古诗歌我们称之为讲读课文,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另一部分是附在教材之后。但是每首诗在正文前面对思想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了简短提示,并且下面对古诗进行了详细注释。从默写测试的结果看,前一部分学生默写中出现错别字的概率明显比后一部分小。因为教材后附录的古诗歌,教师几乎不讲解,学生也没有用心理解其意义,只是按照要求去背诵。

教材这样安排是和课程标准相统一的。课程标准在阅读古诗词是这样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里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很明显就是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可是我们的学生很少关注古诗前面的提示和注释,只是机械地背诵下来。

学生不能理解古诗的原因当然还有一点是这些古诗作者生活的环境,和现在的中学生所处的环境已经大相径庭,所以有些诗歌,如果老师不去创设情境,讲清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背景,确实令这些生活在科技发达的深圳,涉世未深的少年很不容易理解。例如: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现在的学生对此很难理解古人的生活,因为古人没有电脑、手机可以上网。下棋对当时人来说是较高品味的娱乐。还有古诗词中大量的赠别诗,古人为什么如此看重离别,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交通不方便,有时一别可能成为永别,所以,古人把送别看得很重。这些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课下探究。 基于学生对诗意的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也就出现了以下现象: 1.发音错误导致

在深圳,南方的学生居多,方言的影响很大:(1)翘舌音与平舌音区分不清:例如:自(只)缘身在最高层。(2)有无后鼻音分不清:月既不解饮(影)。 2.同音字区分不清

例如:留取丹心照汗(汉)青。时难年荒世(事)业空。为(唯)有源头活水来。 二、应对策略

1.让学生对古诗的意义理解

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花费一些时间去讲解或者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其实花费这些时间是值得的。我们让学生去背诵古诗的目的不单单默写下来应中考,还希望学生能应用,能在作文中运用,增强文章的诗意和文采。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其意,又如何要求他们去运用呢?如何让学生去理解诗意呢?我的做法是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提示和注释,还有工具书去翻译诗歌的意义。这样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诗歌的意义,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2.给学生补充文字学的知识

学生在理解古诗意义后,仍有些问题不容易解决,需要学生有一些基本的文字学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字法。过去人教版教材有些关于文字学的常识,介绍汉字的六书,我认为现在很有必要重新进入教材。当前,教师应该对这些简单的文字学常识给学生补充一点,使学生了解象形、会意、形声三种造字法。特别是形声字,一定让学生清楚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例如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字,学生理解诗人是依着拐杖,加上已有的文字学知识,就不会写字。又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字很多学生写成,这就是对形声字的结构不理解,因为鸥鹭是鸟,为什么写成就不难理解。 3.读诗一定要读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防止一些方言较重的学生,一开始就读错字。特别注意翘舌音和平舌音,有无后鼻音,nl分不清的现象。 4.总结同音字的区别

教师还应该主动总结一些同音字的区别,例如两个字在古诗中,学生容易混淆。燕子一般出现在春天的诗句里面,是报春的使者,大雁一般在古诗歌里用在秋天,或者用来传送书信的使者。所以有归雁洛阳边。重要还有其他:(1)度和渡;(2)带、待、代、戴;(3)州和州;(4)腾、藤、滕、螣;(5)萧、宵、霄、潇;(6)辉和晖。 5.让学生学会分析错误

学生在测试中出现错别字,教师不能急于罚抄,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理解自己的错误错在哪里,分析之后罚抄几遍即可。 6.准备一个默写本

让学生默写错误的字集中到一个本子上,这样学生可以经常复习,看到自己订正的字。比那种整天毫无计划地默写,老师伤身,学生伤心的事情,我们尽量不去做。 7.教师不要反复写出错别字

这样可能更会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在讲解正确的字和错别字区别时,尽量不让学生看到错别字。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留心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相信古诗歌的默写不再是让老师费力,学生怨恨的题型,爱上古诗歌阅读和默写,进而爱上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6933e24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