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2022-04-04 19:0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4-----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欢迎阅读!
叔叔,于勒导,04

九年级语文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班级:___小组:___ 姓名:___教师评价:___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母亲和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导、鼓励下,很早就开始学习写作。1870年中学毕业以后,到巴黎学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战后长期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小职贝。

莫泊桑先后结识了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国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等人,得到他们的指导帮助。187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羊脂球》,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他共写了20O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许多文学、政治和时事评论。

莫泊桑生活在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时代。面对风起云涌的阶级斗争,他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了资本主义壮丽面上的裂纹,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在作品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日益腐化的现象。

莫泊桑获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多次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热情歌颂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鞭挞资产阶级的怯懦与自私,留下了《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龙老爹》等名篇传世。他还大量地以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为题材,披露那些人极力向上层社会钻营的丑态,讽刺他们庸俗而可悲的虚荣心,如《项链》《骑马》《绳子的故事》等。《我的叔叔于勒》也属于这类作品。

【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

1、小说的三要素是

2、小说的情节由 构成。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_______ 和心理描写等。 二、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牡蛎 别墅 褴褛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é( ) zhàn ( ) chuò( zāota( ) pà( ) xiáng( ) zhuàn( ) míng( )其妙 3、解释词语:

拮据: 褴褛: 恭维: 十拿九稳: 与日俱增: 狼狈不堪: 三、感知课文:

1


1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 你认为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是 你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内容吗? 2、文章的情节按照:开端( 盼于勒 )——发展( )——高潮( ——结局( )结构全篇。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分析人物,透视主题:(要求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心理状态来分析人物形象。 1、小说中的人物是如何评价于勒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态度。请按时间顺序说。

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全家唯一的希望——这个小子、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盼、赞、见、躲

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文中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其他原因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得出结论。

菲利普夫妇:于勒的好与坏,亲与疏完全取决于钱财,充分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爱慕虚荣的小市民形象。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不是于勒。虽然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这个人物也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但判定作品中某一人物是否主人公,关键应看这一人物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4“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我”的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

5、关于本文有四种主题说。请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a“金钱关系”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c“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d“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

我的观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306c27b4daa58da0114a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