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古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赏析

2022-11-03 15:0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古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赏析》,欢迎阅读!
陶渊明,结庐,古诗,赏析,饮酒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注释】

结庐:构筑屋子。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

日夕:黄昏。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黄昏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区分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 【赏析】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疑心。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


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假设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42a6d0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