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审美赏析

2022-11-03 15:0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审美赏析》,欢迎阅读!
陶渊明,结庐,赏析,饮酒,审美

是晋朝最富盛名的田园诗人诗人,是中国古代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文学家。

陶渊明由于从小读书,涉猎广泛,不但受到在中国古代占主要地位的儒家 那么兼济天下,穷那么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当时盛极一时的道家的思想的影响。而陶渊明却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十分锋利的时代,又是一个乱与簒〞的时代。理想与现实矛盾重重,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选择了归隐田园。

《饮酒·结庐在人境》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诗人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表现了离开污浊的上层社会和黑暗的官场,进入纯朴的田园生活后诗人心情的愉悦与宁静。全诗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开头几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几句的是说,居住在人间却能免除世俗的喧扰,假设问我何以能如此,心既远离尘世,身居喧嚣的闹市也如同住在穷乡僻壤一样。写诗人摆脱了喧闹的官场生活后,得到心里的安宁与清静。心远地自偏〞说明乐自己与那些达官贵人没有相同的情趣,现在处在田园,很少有人来往,自然显得偏远些。当然,如果陶渊明没有憎恶腐朽尘俗的感情,没有安于归隐的情怀,就不会有心远地自偏〞的心境。这几句诗,不但表现出隐居的乐趣,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了诗人厌恶官场、蔑视权贵的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90928a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