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3-01-01 05:0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认识,教学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小学数学“空间和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预设,先让学生借助常用的学习用具画圆,初步体会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不一样,是个曲线图形。再让学生看图,尝试用圆规画圆,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最后让学生画圆,利用自己画出的圆,用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结合画圆的过程探索圆的主要特征。教学一气呵成,学生也似乎很快就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通过练习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注重让学生从直观上来认识圆,导致学生对圆的科学感悟不深。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将生活中的物体与该物体上圆形的面区分开来,不能清晰区分圆和圆面,对圆的本质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要围绕画圆的方法和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圆的本质——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要丰富画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圆规画圆、钉绳画圆、场地画圆等具体操作,明确画圆的原理,并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即定点、定长、旋转一周,使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对定长(半径)有更清晰的感悟。从而让学生明白圆的本质与圆规画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圆的一些主要特征的掌握。

2、在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圆的特征的过程中,学生的有效数学思维不足。在学生探究圆的主要特征时,让学生“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一起交流总结,完善圆的特征。但是,如果学生对圆的形成有清楚的认识,圆的一些特征学生完全可以结合画圆通过推理和想象得出。教学中就可以在充分关注画圆的过程,发现画圆的本质联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解释圆的特征。首先结合钉绳画圆的过程中,直接指出要点的数学专门名称:圆心、半径,把半径和绳长更加紧密联系起来,为推导半径的特征提供一个思维导向。其次,“半径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等特征的得出,可以让学生联系钉绳画圆的过程说明,比学生通过画、量、比半径得出这些结论更有数学思维价值。

总之,《圆的认识》的教学中,要通过丰富画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感悟,凸现圆的本质,渗透学习数学的态度。要让学生结合画圆的过程解释圆的特征,让学生在画圆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圆的认识更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7a889ae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